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45

NO.145

这一天,安庆绪带着文武大臣和三百名亲兵,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史思明的大营。

史思明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随后让那三百名亲兵在帐外等候,自己亲切地牵着安庆绪的手,一起进了大帐。

安庆绪知道,今后自己能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基本上取决于他取悦史思明的程度,所以,在这个时候,自己高不高兴不重要,史思明高不高兴才重要。

为此,他先是酝酿了一下情绪,硬是挤出了两滴眼泪,接着又满怀深情地说出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台词:小弟我才智不足,不仅丢失了东西两都,还陷入了敌军的包围,幸亏大王你不忘太上皇的旧情,不远千里赶来救援,小弟我才得以死里逃生。这样的大恩大德,小弟终生都难以报答。

史思明重重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很对,我确实没有忘记你父皇对我的恩情……所以我今天要为你父皇报仇!你身为人子,却杀父篡位,丧尽天良,为天地所不容,还有什么资格活在这世上!

安庆绪大惊。

再看史思明,却见那一秒钟前还如春风般温暖的面孔竟然一下子变得如秋风扫落叶般的冷酷无情,令人不寒而栗!

还没等安庆绪反应过来,他已经被史思明的左右按倒在地,随后与他的四个兄弟一起被砍掉了脑袋。

与此同时,跟安庆绪一起前来的文武大臣也都被史思明的军队控制住了。

对这些人,史思明没有一棍子打死,而是有打有拉,区别对待。

高尚、孙孝哲、崔乾祐等人平时骄横跋扈,民愤极大,被斩首示众;而张通儒、李庭望、安太清、田承嗣、薛嵩等人则被他纳入麾下,授以官职。

做完这一切后,史思明才率军入城,打开府库赏赐将士,接着又派人分赴各地,接收了原本安庆绪所辖的全部州县。

由于安庆绪原本就不得人心,这一切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局势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之后史思明命儿子史朝义留守邺城,自己则率军返回了老巢范阳。

公元759年四月,史思明在范阳正式称帝,国号仍为“燕”,同时改范阳为燕京,将其定为自己的都城。

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一直坐镇于燕京,一边巩固新生的政权,一边等待合适的机会。

他并没有等待多长时间。

不久,他就听到了一个他希望听到的消息——他最忌惮的对手之一郭子仪被免职了!

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邺郡一战以多打少,最后的结果却是一败涂地,朝野上下一片震动,李亨更是大为震怒。

原本以为平叛已经胜利在望,没想到却是这样令人失望!

毫无疑问,如此重大的失利,一定要有人要为此承担责任。

这个人,当然不可能是鱼朝恩——毕竟,李亨将其视为耳目,谁也不可能自己挖去自己的耳目。

而且,既然是耳目,该处理谁自然要听耳目的意见。

甩货也许有点难度,甩锅这玩意谁不会呢?

鱼朝恩毫不犹豫地把所有责任一股脑全都推到了郭子仪的头上。

李亨本来对郭子仪就非常猜忌,现在自然也就就坡下驴,马上下诏免去了郭子仪的军职,遣使将其召回长安。

郭子仪担任朔方军主帅多年,很受将士爱戴,因此听说他要被调走,将士们全都不约而同地走出了营门,挡住了道路,流着眼泪请求郭子仪留下来。

郭子仪骗他们说:我现在是去为朝廷的使者饯行,不是要走。

将士们这才让出了一条通道。

郭子仪立即策马挥鞭,头也不回地疾驰而去。

(0)

相关推荐

  • 195篇:史思明范阳称帝,郭子仪被罢兵权

    本文合计380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195篇 史思明范阳称帝,郭子 ...

  • 国破山河在:肃宗的艰难平叛

    拖泥带水的八年战争 ---------- 安史之乱是大唐国运调头向下的转折点,也是肃宗李亨逆天改命的新起点.没有安史之乱,肃宗很难从玄宗手上和平接过皇位.但借安史之乱夺取帝位的肃宗,也必须替父皇承担起 ...

  • 199篇:杀爹,兵变、政变,叛军唐军乱成了几锅粥​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199篇 杀爹,兵变.政变,叛军唐军乱成了几锅粥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2刚正不阿

    NO.192 太尉是最高级别的荣誉官衔,中书令是最高等级的行政职务,郡王是臣子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还有什么头衔比太尉.中书令.郡王还要尊贵呢? 李豫用堪比爱迪生试验电灯灯丝材料的钻研精神刻苦钻研了好长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1哀莫大于心不死

    NO.191 当然,仆固怀恩也知道,要与强大的唐朝为敌,靠他自己那点人手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一回到灵武,他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与回纥以及吐蕃联系,提出的条件也非常优厚:只要你们肯发兵助我攻打唐朝,所有的城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0死也不回头

    NO.190 仆固怀恩离开后,原本驻于沁州(今山西沁源)的朔方军将领张维岳第一时间就领兵赶赴汾州,接管了仆固怀恩留下的部队,控制住了汾州的局势. 随后他又除掉焦晖.白玉等兵变将领,将诛杀仆固玚的功劳据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3 无中生有

    NO.183 公元763年十月九日,吐蕃大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 如王献忠所料,他们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伪政权. 由于当时唐朝宗室大多已逃之夭夭,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与皇帝关系不是很近的人选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3 卷土重来

    NO.193 白孝德本打算派数十名将士与段秀实同去,段秀实摆摆手拒绝了:用不着. 最终他只带了一个瘸腿的老兵跟他一起去. 两人刚到郭晞的军营门口,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就杀气腾腾地冲了出来. 面对山呼海啸般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5 偏向虎山行

    NO.195 此人姓刘,名叫--非常遗憾,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当时在朝中担任给事中. 他厉声质问鱼朝恩说:敕使(当时对宦官的统称)是要造反吗?现在京城周围大军云集,您不想着抵御敌寇,却要裹胁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9 一条道走到黑

    NO.189 仆固玚的死,对仆固怀恩触动很大. 他终于无奈地意识到,朔方军的将士,尤其是其中的大多数汉人与自己并不是一条心,想要凭借这些人来与朝廷对抗,简直比想要凭借"网络刷单一单一结足不出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8 冲动的惩罚

    NO.188 仆固怀恩先是收买了辛云京的部将李竭诚,企图让他暗算辛云京. 不料警惕性极高的辛云京提前察觉到了李竭诚的阴谋,将李竭诚处死. 暗的不行,那就只能来明的了. 仆固怀恩干脆不再遮遮掩掩,明目张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7 单骑退回纥

    NO.197 于是郭子仪把话锋一转,接着又说道:吐蕃人凶残无道,趁我国内乱之际,不顾舅甥之亲(唐中宗李显曾将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和亲,唐玄宗李隆基与金城公主算是堂兄妹,也便成了吐蕃赞普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