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0)

相关推荐

  •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详解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一句:希言自然 ...

  • 葉欽民-老子要義(1-81)

    葉欽民撰於台北2021.02底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 《道德经》:多做事少说话

    第七十四课 自 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 ...

  • 《道德经》这一章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会是永垂不朽!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④: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⑤.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 ...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解析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这一章让我想起了这样一段话,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本章主旨,希言自然,自然而然. 先贴下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 ...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三章 修身四戒章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

  •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

  • 标点《老子》第二十三章

    老子道德五千言,其中所述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对于自然道德的感悟,也从未离开过身边的不道之世.或许,当时的不道之世也正是老子著述道德五千言的真实背景,虽然老子之文直达道德本源,但他却极其清楚,天地之道却从 ...

  • 《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道亦乐得》悟读述杂【23】

    《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道亦乐得》悟读述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