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日记|从《追风筝的人》浅谈小说改编电影

(0)

相关推荐

  • 【静悟书屋】 戴莹莹|让我们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风筝吧!

    让我们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风筝吧!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作者:戴莹莹   古田十中静悟书屋 读了<追风筝的人>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追风筝的人>讲的是12岁的 ...

  • 《追风筝的人》:一个人的忠诚,两代人的救赎

    读完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后,内心充满了喟叹与唏嘘.人性的至善与至恶,各种无奈隐忍与纠结,都在这本书里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小说中的阿米尔是阿富汗的富家少爷.与他相伴成 ...

  • 思维导图:《追风筝的人》,一位阿富汗少年“为你,千千万万遍”

    欢迎阅读我的第1596篇日更文 # 追风筝的人 "可是人就是这样,总会活在某个时限内,那里的世界也许是几年之后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但这又是我们无法突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遍体鳞伤还是会义无 ...

  • 《追风筝的人》:小说有伏笔,命运皆轮回

    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同诸多小说一样,在多处埋下伏笔,使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既显得合情合理,又特别打动人心.让我们惊叹的除了作者的文笔外,还有小说的整体布局. <追 ...

  • 简单就好《读<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

    读<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卡勒德·胡赛尼 有一些人,一些事,埋藏在我们心里,我们不敢去触 ...

  • 小说改编电影故事无法绕过的12个点

    小说使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电影通过视听语言来讲述故事,是两种差别巨大的故事载体.小说可以数次中断阅读,之后整体通过读者想象还原,实现故事的阅读效应:而电影故事是时间线上的舞蹈,必须一次过,而且不允许倒车 ...

  • 【中州作家】刁仁庆:浅谈小说创作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6] 浅谈小说创作 河南南阳     刁仁庆 一. 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各种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 ...

  • 以世界名著、畅销书和我的小说为例,浅谈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

    当我们决定写一部小说的时候,首先需要解决小说的构思问题. 以我创作小说多年的经验来说,小说创作的构思和其他任何艺术作品一样,也是需要灵感的.有很多世界名著,就诞生于灵感. 而灵感大多时候就像个爱躲猫猫 ...

  • 东野圭吾小说改编电影《假面饭店》定档:掀开“假面”,破解迷案

    近日,电影<假面饭店>发布中字预告,并宣布将于9月4日全国上映.该片根据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于2019年1月18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由铃木雅之执导,冈田道尚编剧,木村拓哉.长泽雅美等日本 ...

  • 浅谈小说的结构问题

            一.谋篇布局 1.结构是一个"容器" 我们每天都在看.听.读,生活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如此庞大,以至有时我们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想把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情绪意念写下来.小 ...

  • 文学性、逻辑性、规范性缺一不可——浅谈小说审读三要素

    题目:文学性.逻辑性.规范性缺一不可--浅谈小说审读三要素 来源:<出版与印刷>2017年第3期P30-33 作者:张萌 DOI:10.19619/j.issn.1007-1938.201 ...

  • 周日专栏(167) | 崔加荣:浅谈小说的宏观思考和细节描写

    文 / 崔加荣 & 图源 / 堆糖 一篇好的小说,离不开好的立意和可读性.好的立意要有社会共性.新颖性.人性经验和生命体验,它能拓展小说作品的纵深阅读价值,是支撑小说力度的骨头.而实现可读性的 ...

  • 小说改编电影,郭敬明这次成了?

    最近又一部青春电影上映了,一部真正的"青春疼痛"电影. <悲伤逆流成成河> 取材自郭敬明同名小说<悲伤逆流成成河>,电影豆瓣评分5.8,评分高吗?真心不高: ...

  • 浅谈小说的视角

    1.1 几乎每个人知道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写小说为什么要选择人称呢?人称,实际上是一种叙事视角.即,人称是让作者通过这个视角来讲故事,读者通过这个视角来看故事. 假设,小说选择把视角聚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