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银铤考
相关推荐
-
银锭珍品首亮相
重量,银锭重量一般分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两,五两和一两等数种,多见的是五十两的银锭.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标准,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衡制,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是吻合的,但银两代表的重量 ...
-
中国古代钱币简说(三)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中国古代的钱币也是源远流长,辉煌多姿,展现着东方货币文化的风采,在世界货币史上占有着显著的地位. 中国古代金银币 一.古代金银货币的使用 黄金.白银因其价值高. ...
-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十八)中国钱币博物馆(上)
有人说:"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必须先去了解当地的博物馆".倘若我们去参观博物馆,那么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自然不容错过.今天我们介绍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第十八 ...
-
古代银锭子理智看待
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正因为这样,却成了我们今天鉴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历代铭文有其特点,各个历史时代银锭上的铭文都与当时的货币经济紧密相联,与当时 ...
-
为何“金元宝”极 具收藏价值
熔铸成锭的金银锭,作为我国古代钱银始自汉代,这之后各代皆有铸造.金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差异形状的金银锭有着差异的称谓,船形的一样平常称金银锭,条形的一样平常称金银铤,饼形的一样平常称金银 ...
-
1944年纽约美国钱币学会(ANS)出版,张乃骥著《北宋银铤铭文考》英文版一册
1944年纽约美国钱币学会(ANS)出版,张乃骥著<北宋银铤铭文考>英文版一册,中国古钱大王张乃骥(张叔驯)于抗战期间赴美后,对研究钱币仍十分积极,并加入美国钱币学会,1943年该会发行一 ...
-
沧博珍宝小课堂——金代“泰和六年五十两”银铤
金代"泰和六年五十两"银铤 1988年11月初,沧县官厅乡齐家务村出土了三枚金代银铤,两大一小.小者正面无文字,平整光滑,背面蜂窝状:大者正面均錾刻文字,背面呈蜂窝状,有许多小孔泡 ...
-
金代“宫人程监 苏渔经称 平作 称 李□称 丁顺 重四十九两九钱”银铤一枚
金代"宫人程监 苏渔经称 平作璠称 李□称 丁顺 重四十九两九钱"银铤一枚,另打有多处押记,重量:1922.9克,字迹清晰,金代银铤存世极少见,保存完好者尤为珍贵
-
元·太原路宣课官库伍拾两银铤包浆仅见
元&#183;太原路宣课官库伍拾两银铤包浆仅见
-
唐·天宝拾叁载伍月光禄大夫兼右相文部尚书臣扬国忠进壹佰两大银铤包浆孤品
唐&#183;天宝拾叁载伍月光禄大夫兼右相文部尚书臣扬国忠进壹佰两大银铤包浆孤品
-
南宋京销铤银十二两半银铤
南宋 "京销铤银"六排戳十二两半银铤,保存完好,重402.8克
-
南宋“京销银”十二两半银铤
南宋 "京销银"六排戳十二两半银铤,保存完好,重410.0克
-
南宋十二两半无文银铤
南宋 十二两半无文银铤,铸造精良,纹路清晰,保存完好,重462.5克
-
唐代四十两银铤
唐代 四十两银铤,背铭文"罗江观察使并刊官天宝二年二月""停减课料银五十两官称 银匠李德主造"文字待考,重1411克,原始状态,船艇造型,历史感超强,早期银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