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第115期:由杜甫的几首烂诗想到的

诗圣杜甫也有烂诗,今儿我就读到一首《牵牛织女》,全诗三十六句,长,拎出顶烂的几句: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

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荣。

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大意是说:女子未嫁时,整日(要装得)不苟言笑,凡举动行走,都要急急如律令(合规矩),并起早贪黑地织布。(既嫁后)要像君臣之间那样明夫妻之礼,守夫妇之道。

思想上俨然道学先生,技术上味同嚼蜡。拿古人的标准,这诗属于下品了。对于夫妻感情,杜甫能写出“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那样美的句子,却在此处为谨守妇道、男女授受不亲等思想鼓掌。所以施补华就说这首诗“语多迂腐”。

同样的织女题材,看看古诗十九首怎么写: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好诗就是好诗。

杜甫的《入奏行》,也可算作烂诗。开篇夸赞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歌行体可以杂言,但本诗开头几句,杂言得并不妙。先看他遣词:骥、凤、忠义、骨鲠,全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谀美之词。这样赞人,对方可能爱听,但没赞到点子上。一个字:迂。再者,散文化的句式,弄不好,就会削弱诗意。难怪后人批评辛弃疾写词,如“甚矣吾衰矣”这样的开头,散文入词,伤辞害意,信矣。

还有一首《徐卿二子歌》,夸赞徐先生的俩儿子,也是够可以的: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

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

并是天上麒麟儿。

大儿九龄色清彻,

秋水为神玉为骨。

小儿五岁气食牛,

满堂宾客皆回头。

吾知徐公百不忧,

积善衮衮生公侯。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

名位岂肯卑微休。

这首诗没有难解处,也算朗朗上口,但读完鸡皮疙瘩掉一地。不过“满堂宾客皆回头”倒是准确地道出了人情世故的常态。每次碰到大人们围着一个小孩交口称赞,作为大人中的一员,瓜瓜君总是浑身不自在呵。申涵光给杜甫打圆场,说这类题材本就不好写,连杜甫也写不好。似乎是说夸人不容易。但杜甫在《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一诗里夸画家刘少府的儿子,我觉着就挺好:

堂上不合生枫树,

怪底江山起烟雾。

……

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

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

……

画家的儿子善画,情理之中。夸画家儿子画画得好,是眼前所见、有所依托的夸,因此不空洞、不肉麻、不迂腐。上面的夸窦侍御和徐卿俩儿子,之所以不好,就是无依托、凭空夸,客套话一大堆,搞砸了。

诗圣写出烂诗,正常,发挥失常嘛。我替大伙儿挑出这几首烂诗,以后大家碰到直接绕着走。诗圣写出烂诗,就提醒我们,一流的艺术家,也会生产九流的艺术品。拿书法来说,比如魏碑,名气大得很,碑石也多,但出土的魏碑,其书法不可能都是一流。可是有的人偏偏滑过魏碑中的精品,盯着那粗滥刻露之作,认为它有个性,爱不释手地学。我觉得,这样的学法,就好比抓住上面几首杜甫的烂诗,觉得啊呀好得很,爱不释手。俗语叫抓了芝麻,漏了西瓜。

《张玄墓志》,西瓜

上两张是《鞠彦云墓志》,碑题和正文风格差异很大,如果它们有风格的话。芝麻。

《元燮造像题记》,龙门二十品之一。可能我功力浅,暂时看不出好。

有人反驳说,整天看那些精美漂亮的书法,审美容易疲劳,鉴赏力容易迟钝。所以要开拓自己的眼界,要创新,要看些另外的东西,要看那些看起来丑的书法,看久了就会发现美,所谓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我觉得,这就好比说,整天穿合身舒适的衣服,疲劳了,厌倦了,不如做回原始人,在大街上裸奔吧。

说白了,精美的东西,因为难度大,让人望而却步。那些学不好精美的,只能改辙去学丑了,因为人之初,性本丑,所以不学而能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