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变成“傻子”的那些媒体——真厉害

家长们认为打游戏让孩子上瘾,浪费大量时间,真的焦心呀。不过呢,想过吗,游戏这东西它至少可以让人去与游戏互动吧,会让人用手去控制吧,还会与其他的人,在网络之中产生交互吧。
要是遇见一些游戏让孩子发现原来玩游戏还需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文学这些学科的支撑,那么这些游戏其实就是传说中的益智游戏了。也是不错的,弯弯和奥奥学会了玩光遇,不知道她是什么收获,不过我感觉画风蛮治愈的,而且,可以从那里感受到,要是不理解一些物理知识,是无法实现那些飞行的。
奥奥通过弯弯重新开始了我的世界,因为那里有个需要大量数学和物理知识做为支撑才可以玩好的方式,红石。弯弯因为自己的物理知识和数学认知不够,试了一下,玩不动,就放弃了。奥奥现在自己学习了高等数学和一些数学分析,他感觉自己可以玩红石了。我相信他同样玩不动,或者讲,玩不到高级,因为他的物理知识相对来讲还支撑不了他这雄心壮志。
弯弯接触过的玩红石玩得最好的,就是因为小学开始玩红石,为了成为红石高手,而自学到了大学物理,大学数学以及大学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桃桃哥哥,高中二年级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创新班。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同时也可以说,玩游戏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玩游戏,到底是在玩啥?
如果是以玩的心态去面对新的认知,表明这些新的认知是让人充满兴趣的,结果充满期待的,那么这可能就是游戏的本质吧。为啥,教育的强大机构不去多花心思把教学变成各种有意思的游戏一样的体验呢。不能够吗,当然不是,而是这要求更为强大的教师能力,和更为重要的思想转变吧。
前面写这些,是我这些天发现的问题,那就是,其实现在的孩子好像玩游戏也并不是真正让人操碎心的。
抖音、小红书、各种小视频……
这些东西,加上强大的算法,简直了,弯弯的奶奶刷得把麻将都停了,以及我见过的各种年龄的人们,走着,坐着、躺着,反正是各种各样的姿势,就那样,一小时,一小时,一小时的……,刷着这些短小到一分钟,两分钟的各种各样的视频。脸上的表情几乎都麻木的状态,不过嘴里时不时爆发出来一阵大笑。就像昨天晚上,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个小短片,只想一下文本就好了:

你相信,把你收了吗?

不信!

那我叫你一声,敢答应吗?

为什么不敢!

SB、DA SB!

……。

嗯就是这么一小段的配文,加上夸张的情景,和博傻的装扮,有的人就对这停不下来。

我身边的各种小朋友们,现在并不是游戏玩得多,而是这些玩意儿刷得多,为啥呢,游戏一两分钟可玩不了一把,它需要更长的时间,还需要呼朋引伴。而刷这些短视频呢,家长和老师一不注意就刷一两个,爽一把。要是,有长一点的时间,就坐在那里不停的刷,一直到被制止,过去多少时间,可能会吓一跳。

我真心无法想像,这种短平快而强烈刺激之后,再回到寡淡无味的课本和作业,他们是什么心情。

这可能就像窝在家刷了一个假期这些东西的你,明天就要上班了一样的心情吧。

我虽然在努力实践我的教育理念,我也更花心思,把要让孩子们认知的基础认知,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得更有意思一些。不过,我却只是一个人,我没有自己的团队。

我的这些方法,要和这些强大的团队,依靠各种最先进的技术,高级的心理学家、文字工作者、游戏专家、视频作者,用流水一样的资本的追逐下弄出的东西来比,就要差太多了。

要是孩子在学校,身边的孩子们都在谈论这些东西,回到家,老人,家长,朋友,同学,邻居都在刷这些东西。

他们最强大的能力是啥呢,就是模仿!!!!

这样,到我这里来的短时间里,我的教学就会受到这强大的惯性的猛烈影响。比如,本来刷小视频一点睡意都没有的兴奋状态,到我这里就困得张不开眼睛。是的,也许本应该休息,可是,这些强烈的让人兴奋的东西在那里,就没有休息好。当需要安静的思考的时候,怎么会不困呢?

孩子,他们是孩子,一定是需要一个环境的,同时还要受到监管的;就连大人都需要监督,老板不在,摸鱼的,不就是大伙儿吗?

所以,给孩子更有意思的学习环境,和更细心的监督,这可能是我和所有家长朋友们都要注意的事情。

至于,依靠社会,那是百十年不容易改变的,依靠教育机构,这可能也不是几十年可以容易得到的,那就只能够依靠自己了。

孩子是自己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