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变自己究竟有多么困难

我是个不爱表达的人,有时看着别人侃(hu)侃(shuo)而(ba)谈(dao),心里其实挺羡慕的,偶尔也曾幻想过,何时我也能流畅的表达想法,变得思维敏捷言辞犀利呢?幻想终究只是幻想,离开行动永远是空想。

一个人的性格基本定型以后,大幅改变的可能性确实不大。在微信群里看到过这样的表述,“我要是有你这样的性格就好了”,言语中透露着无奈和羡慕,或许是缺少勇气,或许是有种被拘束放不开的感觉,你看着别人游刃有余,换做自己上场,要么动作变形,要么身体僵硬,总之就是无法驾驭。

表面上看到的差距,是背后没有看到的付出导致的。几乎任何一种技能都可以后天习得,天赋的优势在起点相对更加明显,后期基本上都可以靠努力弥补。努力不是说说就行了,首先离不开长期的付出,看不到进步的时候还要有耐心,还要有正确的训练方法,以及及时的反馈。

改变意味着走出舒适区,会带来痛苦,本能反应是退回熟悉的区域,乐得安于现状,不求改变。暂时的改变往往也难以持久,现在各种线上的训练营,一般为期几周,在那几周时间里,有提交作业的要求,有打卡的约束,有团队成员的相互激励,我们能够体验到重生的感觉,浑身充满力量和信心。

问题是一旦训练营结束,回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巨大的惯性逐渐把你拉回原来的轨道,曾经的改变昙花一现,曾经的问题重新开始困扰你。当然,有少数人会保持训练营的节奏,蜕变为崭新的物种,多数人的命运还是无法改变的。

思考两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改变?你为什么不改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