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改汤治疗久利三则医案的讨论
薛蓓云、李小荣 整理;
南京黄煌经方医学研究中心学术部供稿
一、 原案诊疗
案例1
C女士,72岁。2011年8月30日初诊。
形貌:形体中等、肤色黄白,口唇暗紫、目睛有神、眼袋明显。身高158 cm,体重40 kg。
病史:晨泻3年,伴有腹痛肠鸣,稍有不慎或稍多吃即泻,诊为慢性肠炎。经常胸膺烦闷,出汗烘热,时有泛酸,头晕。饮食睡眠可。
既往有胸膜炎、中耳炎病史。
体征:手冷,脉弦有力,舌质暗淡,舌苔白厚。腹部按压疼痛不适。
处方:乌梅20g 黄连3g 黄柏6g 当归6g 党参10g肉桂10g制附片5g 北细辛3g川椒5g 干姜6g,每剂服两天,7剂。
9月21日复诊:腹痛腹泻好转,腹部无压痛。偶有心烦。原方续服,每剂服两天,停服一天。
11月8日第三诊:腹痛腹泻已止,能吃苹果、进肉食,但仍有烘热,口腔易有溃疡,头痛。舌淡红苔润,脉弦大有力,手凉不暖。原方加甘草3克,15剂巩固。

案例2
H女士,60岁。2012年9月3日初诊。
形貌:形体中等,面色偏黄,身高153 cm,体重50 kg。
病史:2005年胆囊切除术后受凉则腹泻,便前腹痛,泻后缓解。每天1到3次不等。入夜难寐,眠则多梦,至凌晨两三点心烦汗出。腹部怕冷,食欲较好,容易饥饿,口干口苦。
2010年6月7日胃镜提示:胆汁返流性胃炎。
体征:手脚冷,舌苔厚,脉弦大搏指。
处方:乌梅20克、黄连5克、黄柏6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细辛3克、肉桂10克、制附子5克、干姜5克、川椒5克。9剂,水煎,服3天停2天。
9月17日复诊:腹泻止,心胸舒畅,睡眠改善,手脚转暖。原方川椒减至2克,入蜂蜜一匙,9剂,水煎,服3天停2天。

案例3
C先生、66岁,2013年1月27日初诊
形貌:形体中等、肤色黄白,脸色偏黄、唇暗、眼袋。
病史:慢性腹泻7年多处求诊无效,遇冷辄泻,如坐冷櫈子或进食冷物辄腹泻立作。大便日行2-3次,稀散便,大便急而憋不住,但无后重感。无泡沫及黏冻,便前无明显腹痛,微感不适。纳可,睡眠欠佳,疲乏无力,上身比下身热,四肢发冷下肢尤甚。
有前列腺增生症,尿频欠畅。
体征:舌淡红舌尖有红点苔厚腻浊,手冷,脉滑数。
处方:乌梅20克、黄连5克、黄柏1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细辛5克、肉桂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10克、川椒5克。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月16日复诊:
日服一剂,药后第3天开始症情渐轻,腹泻好转,一周后即大便憋得住,日两次,转干。体力上升,睡眠好转,尿频有时仍欠畅,纳可。舌淡暗质嫩,舌尖有红点,苔厚腻润,脉弦滑。四肢末端已暖和。原方续服7剂,隔日一剂。
(乌梅丸改汤治疗久利三则医案的讨论见上一期《经方》杂志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