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时打捞的文物,引起专家的争议,精美图案让人难以忘怀
相关推荐
-
河里捞出的国宝,被无偿捐献给国家,上面老虎吃人的纹饰有何寓意
青铜重器出土在山里.地下都不奇怪,但从河里捞出来,却非常罕见. 1957年,远在安徽阜阳的农民徐廷兰下河捕鱼,但收获不佳,发现上游河道里似乎有黑色的什么东西,撒网下去,却捞不上来,因为太沉了,不像是条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后母戊鼎
第八件,商代青铜器后(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小时候一直叫司母戊大方鼎,2002年列入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现在国博四楼中央大厅陈列.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 ...
-
镇馆之宝:卫父己觯
卫父己觯,通高17.4厘米,口径9.3×7.6厘米,重980克,属商代晚期,20世纪50年代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扁圆体,侈口,束颈,腹微鼓,圈足,有盖.盖微鼓,顶置一菌 ...
-
出土时一分为二的文物,专家还以为弄坏了,在古代可调动千军万马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就学到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它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讲述了信陵君为了解救邯郸之围,不惜冒险犯难,偷取魏王的虎符,救下了赵国,同时也保存 ...
-
河南农民犁地时发现的文物,专家三次登门才捐出,立即被定为国宝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河南辉县褚丘乡的一位农民在公社犁地时,突然感觉犁头碰到了硬物阻挡,行动不便.他小心地刨开泥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物品.虽然浑身是泥,根本看不出真实模样,但他心中有底,偷偷将其带回了家 ...
-
捕鱼时掏出来的文物,精美绝伦,神秘图案让专家争论不休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件国宝级文物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商龙虎纹青铜尊,一般被人简称为龙虎尊.尽管国博精品文物众多,很多还驰名海外,但与它们相比,龙虎尊并不逊色,它以精美绝伦的造型和图案,迷倒了无数参 ...
-
一男子收拾父亲遗物时,却发现一大批文物,专家:应捐献给博物馆
一男子收拾父亲遗物时,却发现一大批文物,专家:应捐献给博物馆 文 | 韦爵爷 咱们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自然而然为我们后代留下了无数惊人的财富,如今这些财富有一部分躺在了博物馆中,当 ...
-
专家发现此文物时,激动地跳了起来,精美造型诉说当年的爱情
在我们的印象中,考古的重大发现,往往是在王侯将相的陵墓中得到的.这也难怪,封建社会中,两极分化太过严重.统治阶级几乎垄断了所有的资源,普通百姓只能艰难度日,又怎么可能珍藏有什么重要文物?然而,在江苏省 ...
-
工人挖地道时找到的两件文物,专家一见就赞叹:太霸气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河南郑州百姓在杜岭街.张寨南街一带挖掘地道,这是当时的号召,大家的热情很高.然而,就在9月的一天,一位工友挥起铁锹时,突然触碰到一件硬物,他大声惊呼:这里有东西!地道之中又黑又潮, ...
-
《扬州文化名人访谈》④对话文物考古专家顾风:让扬州尽可能还是扬州【新闻女生】
"自知不负广陵春"是文物考古专家顾风尤为喜欢的一句古诗.生于扬州,长于扬州,几十年来他一直悉心守护着扬州.本期<新闻女生帮你忙>特别节目"扬州文化名人访谈&q ...
-
乔家大院那么富有,为何日军侵华时不敢动?专家:你看门口放了啥
乔家大院这四个字在中国是耳熟能详的.原因是乔氏家族世代经商,从第一代开始就是富甲天下的商人了.到了清朝乔致庸那代更是把乔家大院这四个字扬名全国,成了全国商人的朝圣胜地.至今乔家大院的老宅都被保存到了现 ...
-
汉陵中最贵的文物,专家估价24亿,盗墓贼却不敢全拿走,为何?
随着潘粤明.张雨绮等主演的盗墓探险剧<龙岭迷窟>上映之后,大家对古墓探险的话题再度火热了起来,确实古墓探险看着非常的神秘和刺激,但是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危险. 有古墓的地方自然就会有盗墓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