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说大秦(四) 商鞅变法的背景

(0)

相关推荐

  • 少年时对所谓的“战国四公子”,悠然神往。...

    楚有春申君,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赵有平原君. 这么厉害的人物却没有办法富国强兵,一直想不通. 肯定是王,昏庸! 现在看来,六国不能富强的根本,其根源从他们身上,可见一斑. 秦国出名的都是什么人? ...

  • 商鞅变法成功后,秦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但...

    商鞅变法成功后,秦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但这个"功臣"最终却落得惨死的下场,历史课本上都讲其原因在于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但原因恐怕也不仅仅如此简单! 公元前 ...

  • 商鞅明明是秦国的大功臣,为何秦王还要杀他?

    发布时间: 20-05-0317:33历史领域创作者 商鞅本来是卫国人,秦孝公向天下颁布求贤令时,前半生还一事无成的商鞅就跑去投奔.孝公与商鞅谈论治国之道,而商鞅的回答让他十分满意. 于是孝公提拔商鞅 ...

  • 在战国四公子的时代,怎么没有秦国的贵公子?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可以说,这四公子在战国时期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国家的国君,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好像另外一个中原强国,最终统一中国的秦国没有出现这 ...

  • 异说大秦(七) 商鞅变法(下)

    第一次变法后,秦国的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于是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公元前349年,将国都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 ...

  • 异说大秦(六) 商鞅变法(中)

    (商鞅变法)图片来源百度 在垦草令颁布实施收的一定成效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有: (一)颁布并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 ...

  • 异说大秦(五) 商鞅变法(上)

    (商鞅变法)图片来源百度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嬴渠梁继位,继位之初,秦孝公便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 ...

  • 异说大秦(三) 献公变法(下)

    (秦献公去世时秦国版图)图片来源百度 秦献公的变法虽然与吴起.商鞅的变法不能同日而语,但其同样直指一个国家兴盛的根本--综合国力.这一点在秦之后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屡屡被证实,也是秦国在一百多年后能够横扫 ...

  • 异说大秦(二) 献公变法(上)

    (秦献公父子)图片来源百度 秦献公继位之后,有着很清晰的执政思路,就是变法.哪怕一上来就是向旧贵族开炮,他也在所不惜,这一切或许正是在他三十年的流亡生活中明白的.他很清楚魏国是如何强大起来的,故而才拥 ...

  • 异说大秦(十二) 盛极而衰(下)终

    大秦最后的军神--蒙恬 面对这样激烈的内部矛盾,秦始皇果断选择了对外继续发动战争,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南北两场战争的节节胜利,不仅能够让国内涌动的暗流被秦军的强大所压制,更能在战争中,让新加入的秦军享 ...

  • 异说大秦(十一) 盛极而衰(上)

    阿房宫 公元前221年,秦国荡平六国,完成统一伟业,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王朝.但是秦始皇的胃口根本不是这点土地能够满足的,个人认为,这正是商鞅打造的耕战国策无形中 ...

  • 异说大秦(十) 统一(下)

    秦灭六国进军路线 公元前236年,秦国正是开始着发动扫灭六国的战争,首先面对秦国兵峰的便是赵国.原本是以碾压态势出击,老天却又跟秦国开了个玩笑,赵将李牧的横空出世让秦国自公元前234年至公元前230年 ...

  • 异说大秦(九) 统一(中)

    秦昭襄王死后,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在位一共就三年多,嬴政便继承王位,此时的嬴政仅13岁,至公元前237年的十年间,秦国朝政皆由吕不韦把持. 吕不韦 这十年与上一个十年基本相同,秦国在东线的战场上,依旧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