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篇 新石器时代的崇拜、祭祀和宗教萌芽2
相关推荐
-
自然笔记090丨香喷喷的土家社饭
土家社饭 立春以后,就算是春天.早春是缺少花朵的,多数是寂寞等待了一个冬天的嫩芽,拼命钻出春风拂过树梢,钻出细雨滋润过的大地.深深地吸一口气,感受一下春天的味道.这个时候春天的味道里可少不了蒿子的味道 ...
-
从龙与玉看辽西地区文明起步
在距今1万年以内,辽西地区古文化经过旧石器时代上百万年文化传统的积累,依靠渔猎经济的提高和种植业的发明,实现了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变,进入了兴隆洼文化时期(本文所指兴隆洼文化,包含查海遗址早中 ...
-
第六百五十四篇 新石器时代的崇拜、祭祀和宗教萌芽1
X 原始先民虽然荜路褴褛,艰苦奋斗,发明了农具,开辟了耕地,驯化了谷物和禽畜,创造了原始农耕文化,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斗争中取得了划时代的伟大成就,被欧美的考古学家称之为"新石器革命&quo ...
-
第六百一十五篇 红山文化玉器美学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从红山玉器的材质.工艺.造型以及内涵四个方面探讨了红山玉器的美学特征. 红山文化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与辽宁省西部及河北省北部地区,属新石器晚期的原始社会文化,距今约5000-6000年.数千 ...
-
第六百三十五篇 沈阳鉴宝大会现场惊现稀世玉猪龙?
X图1 价值千万的"玉猪龙". 图2 专家向市民讲解. (博主声明:转发此新闻稿是供大家鉴别,不代表博主观点.) 辽沈晚报2007年10月25日报道:民间藏品中惊现稀世珍品,专家鉴 ...
-
第六百四十五篇 龙的传人:读龙的传说,传龙马精神
由于龙具有许多动物的特征,既有足,又有爪:既有角,又有鳞:既有鬣,又有须,不少人仅依据某月一特征论述其起源,所以产生了众多的关于龙的原形的说法.其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介绍如下: X 图1 图2 图3 ...
-
第六百五十二篇 古代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一)
X 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许慎<说文解字·鱼部>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最初,古人把龙想像为" ...
-
第六百六十五篇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三)
(续) 41.大甸子遗址和墓地 X (公元前1735年-公元前1463年)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时代遗址和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发掘年代:1974-1983年展现了中国北方的早期青铜文明,揭示了夏家 ...
-
第六百七十五篇 赤峰市野外的石雕像
图1.图2是赤峰市某地山坡上的石雕人像和石雕兽,笔者拍了照片.据说不久这两尊雕像就出现在某"收藏爱好者"的院子里. X 图1 图2
-
第七百五十一篇 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玉器—玉璇玑
图1 赤峰市翁牛特旗东拐棒沟出土的"C"型龙. 图2 红山文化玉璇玑. 玉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中华民族就是爱玉.崇玉的民族,有其独特的玉文化情结,而这种玉文化则是中华民族 ...
-
认知世事(六百八十五)
不同的人,为你做同一件事,我们就会感到天壤之别. 因为我们在意的,往往不是人做的事,而是做事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