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闲谈:老子与孔子关于水的哲学
相关推荐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文 / 严勇.音 / 张佳 译文 德行兼备的人要慎言少言,行动敏捷. 赏析 儒道互补,这句话可作为一个桥梁. 孔子主张少说话.老子主张不说话. 孔子"讷于言",老子"知之 ...
-
老子论仁
老子论仁 [出处]<庄子·外篇·天运> [原文]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 ...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下诗解3君子有本由仁义行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下诗解3君子有本由仁义行 题文诗: 徐子有曰:仲尼亟屡,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何取于水?孟子之曰:源泉滚滚.不舍昼夜, 盈科后进,放乎四海.有本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 ...
-
道德经第十八章:再论儒道之争,我们误解老子,还是老子有负仁义
道德经第十八章:再论儒道之争,我们误解老子,还是老子有负仁义
-
【儒道释家】孔子问礼于老子留下的千古智慧
[儒道释家] 孔子问礼于老子留下的千古智慧 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曾有过一次相会,他们的畅言,留下了千古美谈.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 ...
-
一个小故事, 道出老子比孔子境界到底高到哪里
在古圣先贤中,关于老子和孔子谁境界更高的讨论从来争论不休,二人的境界我们可以从以下一则小故事,可见分晓. 在<吕氏春秋>和<公孙龙子>都记载有这样一个大致相同的小故事: 荆人有 ...
-
老子和孔子有过一番对话,看过之后就知道“道和儒”哪个境界更高
如果说西方的文艺复兴是欧洲走向强盛的摇篮,那么中国的百家争鸣便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基石,而欧洲强盛必走的这一步,中国远在两千年前就走过了. 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四大家,分别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法家的 ...
-
老子多次以水喻道。从辩证法的角度认识水,...
老子多次以水喻道.从辩证法的角度认识水,至少可以看到四对重要矛盾. 一是向上与向下的统一.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说:"江海之所 ...
-
孔子三次去请教老子,问什么是真正的“道”?老子最后说了五个字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道家思想经典<庄子>,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天运>这一篇,前面我们分享了,庄子说,天和地并没有一个主宰者,但它们依然运行良好,正是因为 ...
-
【国学12道】1、孔子:为人之道;2、老子:处事...
[国学12道]1.孔子:为人之道:2.老子:处事之道:3.庄子:养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学习之道:6.孙子:韬略之道:7.管子:教练之道:8.韩非子:统驭之道:9.鬼谷子:权谋之道:1 ...
-
【儒道释家】君子世无双:孔子论一个人的素养
[儒道释家] 君子世无双:孔子论一个人的素养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令人心生向往."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 ...
-
【儒道释家】老子是第一个被误解,且被误解最多的思想家
[儒道释家] 老子是第一个被误解,且被误解最多的思想家 作者:萧家老大 老子被认为是真正的哲学家,或者是第一个中国哲学家.因为,他谈及"本体论",存在的根本是什么:"道可 ...
-
在《道德经》中,老子为什么总是用“水”来喻道?
在《道德经》中,老子为什么总是用“水”来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