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7个成语,想想在《三国演义》里见过他们吗?

(0)

相关推荐

  • 半部《三国演义》在南阳

    东汉三国时期的南阳郡,包括了现在的南阳市大部分.在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里,南阳不仅是大事件的发生地,还出了很多重要的大人物,在三国风云舞台上,搅动四方. 南阳卧龙岗 因此,<三国演义>的小说 ...

  • 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草庐或三顾茅庐是指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

  • 妥妥读《三国》(七)|| 刘备曹操礼非礼 舌战群儒智大智(第584期B)

    上期结尾: 董承的一个家奴叫做秦庆童的,和董承的小老婆有私情,被董承打了一顿.秦庆童连夜扭断了束缚的绳索,跑到了曹操处,把董承的计划全部告诉了曹操,使得曹操知晓了董承的全部计划,将董承一伙五人尽皆拿住 ...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刘备失败了?看完下半句,便恍然大悟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 三国时期,时局动荡不安,天下大乱,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在不到百年的时间 ...

  • 读完这5个成语,请告诉我谁是吴郡朱氏?

    一开始读三国完全没留意过世族,就通过袁绍记住了一个汝南袁氏,但实际上盘根错节的世族们对三国影响颇深,比如江东吴郡的四大家族:顾.陆.朱.张. 写在前面,因为成语典故系列都是顺着<三国志>写 ...

  • 蜀国真的没人才吗?读完这5个成语,再去看看《季汉辅臣赞》

    军师联盟剧照 蜀书只剩此最后一卷,没成想在裴松之的引注里,看到了李密的<陈情表>,所以分作2篇.别看是最后一卷,同传这几位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三国志·蜀书>一共15卷, ...

  • 读完这6个成语,对诸葛亮最重要的3个继任者你有多少了解?

    军师联盟剧照 有人打江山就得有人守江山,如果说诸葛亮是随刘备称王称帝的开拓者,那么蒋琬.费祎就是他的继任者,当然还有姜维这个突然上位者. 出类拔萃 蒋琬是诸葛亮钦定的接班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专门给 ...

  • 益州本土名将知多少?读完这5个成语再说

    三国时期不仅内战频繁,外族也不安分.魏国北方的鲜卑.羌胡,吴国南方的山越,蜀国南方的蛮人,虽然负责对抗外族的人名声不显,但史书上清清楚楚地记着他们的功绩. 累卵之危 黄权是一位大局观很优秀的人才,在刘 ...

  • 读完这6个成语,你就明白他们为何是这个下场了

    新三国剧照 <三国志·蜀书>有一卷特殊的传记,性质与魏国的王凌.毌guàn丘俭.诸葛诞三人相近,这一卷同传的7个人,也是因为"特殊"原因才聚在一起. 愆qiān戾山积 ...

  • 读完这6个成语,你对这两位有多少了解?

    重翻了下<三国志>,发觉<庞统传>.<法正传>里的成语还有些纰漏,正好再单开一篇,也对庞统.法正2位谋主,聊作补充. 南州冠冕 对于荆州来说,诸葛亮只是个外来者,可 ...

  • 诸葛亮这一生你了解多少?读完这7个成语再说

    依然是诸葛亮,从赤壁之战一鸣惊人,再到五丈原一届残躯,接近30年的跨度,此间的记载里也有这7个成语典故. 强弩之末 刘备在荆州被曹操追得狼狈不堪,所幸遇上了鲁肃,接下来就是诸葛亮人生中的第一次出使.曹 ...

  • 刘备:读完这7个成语,再来谈不忘初心

    新三国剧照 在魏蜀吴三国的创始人里,刘备属于出身最差的,一个织屡贩席的小商人,曹操有宗族有权势,孙权则接手了父兄的遗泽,单看结局刘备也算成功人士诶. 疢chèn如疾首 看"疢"这个 ...

  • 读完这5个成语,有助于你了解三国时期的外族

    三国时期中原人士在争鼎天下,同时域外之民也没闲着,别看他们出现的镜头不多,那是诸位边疆太守的功劳,鲜卑.乌丸.羌胡基本没消停过. 贵少贱老 第一个提及的都是乌丸,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不仅一点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