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缓解便秘?

现代医学认为便秘是指:三天或三天以上有一次排便;大便质地很硬,常伴随肛裂或痔疮出血。便秘的成因一般可分为器质性和神经心理性的。

中医认为便秘的发生,与脾、胃、小肠、大肠、肺、肾等都有关系。在饮食水谷的传化过程中,胃主受纳,相当于一个大容器,把食物积聚起来,使之腐熟;脾主运化,即将胃里腐熟的水谷消化成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精微物质;小肠对经过脾胃作用后的水谷进行“泌别清浊”处理,进一步消化,把有用的精华和无用的糟粕分开;最后糟粕经过大肠传导排出体外。可见,胃的腐熟失常、脾的运化失司、小肠的泌别失职、大肠的传导异常,都有可能引起大便异常。肾主液,肺主气,当肾虚肺燥时也可引起便秘。

根据病因病机的特点不同,便秘可以分为偏实、偏虚两类。

偏实证:有燥热内结和气机郁滞两种。燥热内结多表现为身热、烦渴、口臭、肛门灼热感,称为热秘;气机郁滞多表现为腹胀或腹痛、噫气频作、饮食减少,称为气秘。

偏虚证:有气血虚弱和阴寒凝结两种。气血虚弱多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怯,称为虚秘;阴寒凝结多表现为腹中冷痛、喜热畏寒,称为冷秘。

治便秘药物的功能不外乎促进肠道蠕动,并不能针对不同类型便秘的具体特点,治标不治本,因此不适合长期使用。而穴位既可以直接促进肠道蠕动,又可以辨证选择,安全而且有效。

那么,我们身体上的哪些穴位可以治疗便秘呢?有四个穴位治疗便秘非常有效——大横、水道、支沟、上巨虚。

大横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具有除湿散结、理气健脾、通调肠胃的作用,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减缓脂肪堆积;

水道穴是足阳明胃经穴位,可以治疗小腹胀满、腹痛、痛经、小便不利等;

❖ 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具有行气导滞的功效,是治疗气秘的经验穴;

上巨虚属足阳明胃经,对大肠的功能有比较明显的调节作用,因而可以治疗胃肠病证。

同样的四个穴位,治疗不同类型的便秘时,刺激的方法和重点却有所不同,这正是穴位高明于普通药物的地方。

热秘

治疗燥热内结导致的热秘,可以在大横、水道两穴进行点揉,配合在上巨虚刺血拔罐。点揉大横穴和水道穴的时候要以左侧的穴位为重点。

气秘

治疗气机郁滞导致的气秘,也是以左侧为重点,点揉大横、水道两穴,再配合点揉支沟穴。

虚秘、冷秘

治疗气血虚弱和阴寒凝结所致的虚秘和冷秘,要用温补的方法,可以艾灸双侧的大横穴和水道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