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用丨 凉山英魂
相关推荐
-
悼英魂【赵学进】
悼英魂(一) 文/赵学进 欲提笔 却无语 天坠巨星 国人伤悲 袁吴去 国失骄子 党失忠魂 山河垂泪 (二) 他走了 惊动了天地 长沙在流泪 中国在哭泣 自发的民众为袁老送行 "袁爷爷,一路走 ...
-
词话特刊·2019清明专辑
春草碧·清明 万俟咏体 文/汾河之畔 大川春草青,翠柳徐荡风,桃杏花吐.清明节,看碧日云淡,水清鸭渡.山南海北,染绿色.春光到处.多少过客,云烟里,漫步踏青路. 莺语.丽音传耳中,举首寻树上,放眼环顾 ...
-
中国诗歌报四川、河北、陕西、贵州、山西、浙江、山东、吉林、江苏、黑龙江工作室祭奠凉山消防英烈诗选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赴山扑火献忠骨,三十英魂万古传.牺牲的27名消防指战员中,有党员8人.团员11人.预备党员1人及青年7人,按所在单位统计,包含西 ...
-
中国诗歌报吉林工作室总期第76非临屏诗精华作品
关注天安门文学,用文字温暖人生! 1. 诗写给最可爱的人 文/曲直曲华珍(吉林长春) 从硝烟中倒下 在汗青里永生 华夏的神圣,尤军人独尊 热血捍卫了春的生命 生命搁浅在峥嵘的青春 倒下的地方 孕育出更 ...
-
词话特刊·庚子清明专辑
全 国 哀 悼 清明祭 文/李培玉 沧桑何故雨纷纷,欲共九州思壮魂. 半降旌旗人默默,长鸣汽笛泪奔奔. 梨花万朵忠良祭,清酒千杯敬意尊. 痛悼英灵铭伟绩,丰碑高耸耀昆仑. 为清明节举国哀悼新冠疫情牺牲 ...
-
【原创首发】致敬凉山救火英雄专辑
【原创首发】致敬凉山救火英雄专辑
-
中国诗歌报45——47朗诵创室编辑人员临屏结集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有温度的平台 漫漫人生路 文/碧海孤帆(河南) 辛苦劳累了一天 斟两杯老酒 独对朗月 哼几句<信天游> 漫漫人生 几春秋 漂泊路上他 ...
-
英魂烈—清明祭!!
高祖忧国唱大风, 金戈黄沙马悲鸣. 壮士戍边人不还, 未报春晖心难安. 阴阳相隔天地绝, 冷月青山黄土陵. 慈母泪飞春化雨, 四海英魂返故园.
-
桃花源间丨【古韵同题】英雄,一路走好丨众诗友
一 路 走 好 致凉山火灾遇难30位 英雄 纵有千难万险,在崇山峻岭中,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面对凶猛的火龙,他们逆火而行,他们的名字叫,森林消防员! 编辑:林淞月 本期作者: 踏浪无痕,荻埠归帆,邪月 ...
-
赵新用丨咏雪组诗
二零一八年的第一场雪, 她比往年来的更猛了些-- 元旦祝福 一 一元复始迎新年 朔风凛冽不觉寒 行苇春秋思文友 网络拜年祝平安 贺岁 二 二零一七扬尘去 二零一八扑面来 明朝大地降瑞雪 新年平台聚 ...
-
赵新用丨12.26随想!
12.26随想! 一八九三年 岁末前六天 有个湘伢子 诞生在韶山 少年立壮志 求学出乡关 深知民负重 誓把三山掀 南湖红船小 星光可燎原 自此天地改 朝代大变换 秋收起义响 会师井岗山 山沟苏维埃 求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八)
2020年2月8日 今天天气不错,昨天又领到两个新口罩,全部戴上. 刚锁上门,儿子在卧室里大声喊:"记着戴口罩,戴两个口罩."我应了声"知道了."赶紧下楼去值班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七)
2020年2月7日 还没起床,便收到群里的信息:主路上的雪也挺厚的,同时,雪还在继续下.家人们可以选择步行,这样安全些,也暖和些.多么暖人的话语. 今天,我多带了一件棉衣和300元现金,留下所有的银行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五)
2020年2月5日 今天零下两度,使命责任所在,本不想打扰家人,手拿昨晚的三个馒头路上充饥,刚锁上门,儿子在卧室里大声喊:"记着戴口罩,戴两个口罩."我应了声"知道了.&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四)
2020年2月4日 清晨,慌慌张张去执勤,胡乱找点吃的骗一下自己看不到的胃,拿起工作证和志愿者服装边走边穿. 刚锁上门,儿子在卧室里大声喊:"记着戴口罩,戴两个口罩."我应了声&q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二)
2020年2月2日 凌晨,依旧特别的寒冷,赶紧弄碗方便面吃,做饭已经来不及了,昨晚睡得太晚,还有几分钟时间,吃点东西还要应付大半天呢? 刚锁上门,儿子在卧室里大声喊:"记着戴口罩,戴两个口罩 ...
-
赵振超丨日记,我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这八天(一)
那天是2020年1月30日,面对疫情我写下了请愿书.我是党员,我愿意到抗击肺炎的一线去,即使牺牲也不怕. 第二天,即1月31日.下午,我接到通知,教体局召开志愿者会议奔赴一线,到县城薄弱小区的参与疫情 ...
-
郭光明丨乡贤赵新坤
与赵新坤先生虽一面之交,很想给他写点东西,但迟迟没敢动笔,怕得是把一座恢弘的大厦,编排成一间破烂不堪的茅草房,埋没了他的一身风骨.而最近一年,作为历史的陈迹,尘封已久的"乡贤"一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