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课丨“算法误导”可能是至今仍被忽视的严重问题

(0)

相关推荐

  • “四类案件”发现机制的完善路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第24条框定了"四类案件"的基本概念,为了让符合标准的案件能够及时进入监管流程,需进一步细化识别规则,完善发现机制, ...

  • 推荐算法的威力:丁磊自认提高国人音乐品味

    吴晓波频道在今年开设了一个专题节目"十年二十人",节目中邀请到的嘉宾并非大名鼎鼎的流量明星,而是像柳传志.刘强东.胡玮炜这样手握流量的互联网大佬们.而在昨日的"十年二十人 ...

  • 看了那么多论文,依然答不出一道题。

    - 写题真的太难了!还会有比写题更难的事情吗? 当然会有啊,今天你可能会因为没办法在卷面上完整的表达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而沮丧抑郁,明天你也可能会因为面对无数优秀的同辈竞争者而在面试的时候哑口无言. 倒 ...

  • 视频号推荐机制是什么?最新机制深度解读(必看)

    大家看到文章不要急, 花半分钟耐心看完,一定对你有帮助! 本文末尾有个更多栏目,可以点击查看! 我们都知道,当今大家熟知的淘宝.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都是智能推荐算法,会针对你所喜欢的而针对性推送 那 ...

  • 短视频创作生态的失范现象与纠偏研究

    [摘要]摆拍短视频是指由人为策划.编造和表演,但伪装成真实新闻事件进行传播的短视频.处于管理灰色地带的摆拍短视频伪装程度较高,使用"新闻框架"影响用户对真实世界的认知,破坏网络生态 ...

  • 周末的舆情课丨如何解开“目的”与“方式”的舆论困局

    本周,墩爸略忙,一堆事实在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导致对舆情课的思考出现偷懒苗头,更新不及时.思考不到位,对读者极度不负责,诚恳接受各位留言的批评. 赶着周末,必须补上. 这次,我们讲讲因混淆" ...

  • 舆情课丨“猪队友”离你可能只有这个能力的距离

    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一个细节.某个瞬间.几个动作很会引发外界联想讨论,存在网上舆情负面风险.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约见什么人,跟什么人合影,与什么人谈合作,都要树立极强的舆情风 ...

  • 舆情课丨利己,原罪?

    这两天,我在朋友圈刷到了许多狠批"利己主义"的文章,大多用词激烈,不由让人产生一种"利己即是原罪"的情绪错觉,发人深思. 分析文章后发现,这些文章大多引用一些& ...

  • 舆情课丨“汤兰兰”案风波已起,如何才能回归理性平息?

    前言:因个别媒体盲目追求轰动效应,随意外泄新闻当事人真实户籍信息,引发社会强烈不满,导致网上争论对峙态势不断加剧."汤兰兰"案在经历连续多日占据舆论风口浪尖后,热点走势.话题讨论均 ...

  • 舆情课丨有些部门常常陷入“经常性背锅”“习惯性躺枪”

    与企业打交道较频繁的政府部门,在应对一些负面舆情时,一定要善于传导网上舆情压力,否则很容易陷入"经常性背锅""习惯性躺枪"的舆论怪圈,白白折损自身公信力. 观察 ...

  • 舆情课丨从江歌案、保姆纵火案中读懂舆论的“补偿”规律

    社会的共识性判断一旦与现实存在差距,就会通过舆论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反馈,这就是舆论的"补偿".今天这堂舆情课,我们用案例来详细讲讲舆论的这一规律. 前段时间,江歌案连续引发全网争论, ...

  • 舆情课丨“反制性举例”也会存在弊端

    今天的这堂舆情课,是我基于对近年来互联网舆论形势观察和分析后得出的个人判断,我认为十分重要,非常希望能引起各位的注意. 前些年,每逢全网性热点舆情,尤其是涉警.涉医.涉军.涉司法这类带有强烈政权影射暗 ...

  • 舆情课丨圣诞节要来了

    下周日就是西方节日-圣诞节.从近年来相关舆情总体情况判断,我认为随着相关话题逐步趋热,网上很可能会出现一批以"国人骨气"之名,集中借助社交新媒体强烈的"非黑即白" ...

  • 舆情课丨新闻报道不能成为“武侠小说”

    山东齐鲁晚报因下属聊城记者站个别新闻工作者背离新闻道德素养.刊发失实报道的行为,引发了网络公愤,受到了一致谴责,成为了这几日舆论讨论的热点. 就事件后续处置而言,@齐鲁晚报的事后回应应该还算及时,至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