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墓葬考古看夏朝的贫富分化、男女地位差异| 经典中国通史04
相关推荐
-
夏建国后,大禹为何巡守东南,诛杀防风氏?| 夏商史话连载07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经典中国通史之<夏商史话>连载07,欢迎收看. 涂山大会诸侯以后数年,禹为了巩固夏王朝的统治再次出外巡守. 地处江淮流域的东南地区,是夏建国后禹所经营的一个重要区域. ...
-
中华通史第五篇:华夏第一王朝——夏朝的诞生
中华通史第五篇:华夏第一王朝--夏朝的诞生 原创中华与欧洲通史2021-04-01 22:04:26 大禹,一位站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伟人. 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已经成为过往云烟,由于大禹治水有功,进入 ...
-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
在山西陶寺遗址,发现了比夏更早的王朝遗址,华夏文明正式上朔至五帝上古时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不是吹的,是信史. 公元前2300年左右,一座庞大的史前古城在晋南的汾河之滨崛起.在这里,王族墓地.宫殿 ...
-
舜禅让禹、夏王朝诞生的背后,都有哪些隐情?| 夏商史话连载06
编者注:为了更好普及我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从即日起,我们将从夏商开始,对中国历史做一个连载.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夏商史话>连载06,欢迎收看. 相传舜推荐禹为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时, ...
-
甘之战:中国古代史上最早有名记载的战役| 夏商史话连载08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经典中国通史之<夏商史话>连载08,欢迎收看. 禹在苗山大会诸侯.诛杀防风氏的情况,传到了各地,一些没有参加苗山大会的氏族.部落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但是禹由于辛劳过 ...
-
仅凭考古资料,我们对夏文化到底了解多少 | 经典中国通史14
夏文化,有人又称作夏代文化,是指夏族和夏建国以后夏王朝时期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它是属于我国考古学范畴的文化. 自从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发掘为主的我国考古学产生以后,考古学家们为了寻找商朝以前的远 ...
-
471年夏朝,600年商朝,帝系传承和大事记 | 经典中国通史36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禹 姒姓,名文命,字高密,鲧之子.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古南部一带),迁至嵩山下(今河南登封).原为夏氏族酋长,在华夏部落联盟时期,受联盟领袖舜的任命继 ...
-
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夏朝历法传承至今 | 经典中国通史13
我国远古的人民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最早的活动是以太阳为依据,后来进一步观察夜晚天空的月亮和星星,并逐渐地掌握其出没时间.方向的变化. 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得知作物 ...
-
韩建业 | 从考古发现看夏朝初年的疆域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1 说到夏朝初年的疆域,人们自然会想到<尚书·禹贡>里面的"九州",这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范围,基本上涵盖 ...
-
古语说“善恶看眉眼,贫富看马桩”,有道理吗?老祖宗教你识人
不同的人身上总会有不同的特质,虽说"以貌取人"过于绝对,但是"相由心生"却有一定的道理.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能够通过他的外在表现出来,外表看起来就很阳光的人,内 ...
-
从分子人类学和考古看汉族的来源以及族群迁徙路径
这篇文章属于对前面几篇考古文化解读文章的小结吧,论汉族起源的话,其实还差长江下游古文化那部分,我们后面再继续. 花了一整天,通读了遍李辉教授和金力院士的大作<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的演化>,有 ...
-
“善恶看眉眼,贫富看马桩”,怎么一个看法?蕴含什么处世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外在表象,去大体判断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征和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 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一句俗语,说:善恶看眉眼,贫富看马桩. 于我们现在而言,这句话可能过时 ...
-
走进夏商周历史之二,从古代遗址看夏朝历史,央民李鸿宾教授主讲
走进夏商周历史之二,从古代遗址看夏朝历史,央民李鸿宾教授主讲
-
从地产年报看,业绩加速分化下的房企如何修炼内功?
如今房企进入提质革新时代,产品品质.服务.成本管控.现金流管理等因素已成为影响房企生死成败的硬性指标. 撰文/李德胜 出品/每日财报 过去的2020年,疫情黑天鹅来袭,楼市调控和融资收紧政策密集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