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向善才是人生最可靠的财富

严循东  2021年2月25日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素以重视家庭的子女教育而著称于世。古人追求真理,注重品德和操守,不仅要求自己躬身力行,也非常重视对后代的“德行”培养,这种言传身教之精神成为后人正身教子的楷模。

1、司马光与《训俭示康》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正直坦荡,为官俭廉,平生未有不可对人言之事。他教儿子司马康“以俭为美德”,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围绕着“成由俭,败由奢”这个古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旁征博引了许多典型事例进行教诲

文章一开篇,司马光就说:“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感叹当朝“风俗尤为侈靡”,但本人应该自身洁好,不要随波逐流。司马光接连举了李亢、鲁宗道和张文节等官员的俭约作风事迹,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司马光说道:“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读书人应志于真理,充实道德,不追求外在浮华。近年风气尤其奢侈浪费,风气败坏,正人君子能助长这种恶劣风气吗?只有道德高尚之人才会有深谋远虑。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一次,司马光看到儿子随意用手翻书看,就教导他说:“君子喜读圣贤书,首先要爱护书籍。读书前,先要把手洗干净,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态度要恭敬,静心学习不走神儿。为人要质朴,做事要踏实,具备这些道德质量,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在司马光的教育下,司马康潜心读书,修真养性,并以俭朴自律,后来历任校书郎、著作郎等,在为人、治学方面酷似其父。当时,京洛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佳话:“可为人师表者,司马父子也。”

2、陆游教子“学贵身行道”

南宋杰出诗人陆游,刚正不阿,心系百姓,因不事权贵而屡遭贬谪。他有六子一女,他非常重视对子女做人的教育。他告诫孩子们说:“但愿你们长大成人之后,乡亲们称赞你们是有道德的人。即使做一个老百姓,与那些高官显爵相比也是无愧的。”

他教育子女要知书达理,在《五更读书示子》中写道:你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好时机,要刻苦攻读,莫失良机。读书最要紧的是学以致用,要切实做到“善言座铭要躬行”、“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学习古人的高风亮节,不媚权贵,正直无私,时刻想着报效国家。

他还告诉孩子们“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即作文先做人。要注重修身,时常检查自己,有错必改;看到别人有好的行为,要主动自觉地学习;不要与那些华而不实的人结交在一起。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在冬夜里教小儿子陆子聿读书时所作,他手把手地教陆子聿写字,教导他读书学习一定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送子龙赴吉州掾》是他为二儿子陆子龙到吉州赴任地方官时写的赠言,诗中说:“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馋毁!”就是要求他清清白白地做官。

他还告诫儿子,在吉州有我的一些朋友,他们不但有学问,而且品德也好。你到那里后,可以去拜访他们,但不要向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可以同他们相互勉励。要不重利禄,廉洁自守,成为一个一身正气、真正为百姓谋福的人。陆游的子女后来都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德之士。

3、张英教子“做人立品”

清代大学士张英,敬信神佛,乐善好施,为官清正,对民生疾苦、四方水旱知无不言,深获康熙帝的信任。他写的家训《聪训斋语》中提及做人要立品,读经书、修善德、慎威仪、谨言语。他在家教中从来不主张疾言厉色,而是使用日常的浅白语言,细致耐心。座右箴:立品、读书、养身、择友。戒嬉戏,慎威仪;谨言语,温经书;精举业,学楷字;谨起居,慎寒暑;节用度,谢酬;省宴集,寡交游。

他教导儿子张廷玉如何为人处世时,说:“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能处心积虑一言一动皆思益人而痛戒损人,则人望之若鸾凤,宝之如参苓,必为天地之所佑,鬼神之所服而享有多福矣。”张廷玉牢记父亲教导,从小就熟读经书,待人宽厚恭俭,后任职大学士、军机大臣。

后来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参加殿试中一甲三名探花,张廷玉闻知后,提出“普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想望鼎甲。臣蒙恩现居政府,而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与寒士争先,于心有未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为荣幸之至。”认为儿子还年轻,还该努力学习、磨砺,积攒福德,这样才踏实可靠,恳请将其子列为二甲,雍正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

张若霭后来在南书房、军机处任职,尽职尽责,谦虚自处,颇有乃父遗风。人们都称赞张家家风淳厚,谦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鉴日月,祖孙三代都是为官清廉、人品端方、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

(0)

相关推荐

  • 陆游的这首哲理诗,短短4句,便让人受益匪浅!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因为深刻地表现出了自然,社会,人生中蕴含的哲理,而深受世人的喜爱.无论是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还是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 ...

  • 冬夜读书示子聿

    我喜欢语文,因为语文书中蕴藏着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冬夜读书示子聿>是最喜欢的一首诗,是陆游教育自己小儿子的.这首诗的背后,藏着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夜晚,陆游正依靠在书桌 ...

  • 古诗词日历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毫无保留的,青少年时代做事所耗费的时间,要到老了才能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究觉得浅薄.彻底知晓读书这事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注释 示: ...

  • (31)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人》古人学...

    (31)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人>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父亲节,读读古人写给子女的这几首诗,总有一首戳中你的内心

    从古至今,母爱一直被人歌颂,却很少有人传颂父爱. 曾经看过一份关于节日关注度的调查,儿童节和母亲节的关注度分别是父亲节的5.3倍和3.4倍,而情人节更是高达7.1倍. <淮南子>一书中有云 ...

  • 要求之处是真情

    作者:龙建雄 被各式各样的人要求,处理各式各样的要求,大概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谁也绕不过.要求或严,或宽,或多,或少,它犹如孙悟空头上戴的"紧箍咒"一样,随时随地影响着你. ...

  • 陆游写给儿子的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蕴含大智慧,值得细细品读!

    唐代无疑是诗的巅峰,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留下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诗作,更有李白.杜甫这样难以超越的伟大诗人.在唐诗面前,任何朝代的诗作都会显得暗淡无光.但是宋诗的水平也是极高的,只是被宋词灿烂无比的光 ...

  • 重德向善 是最可靠的财富

    重德向善 是最可靠的财富(图)智真 古人教育子女要重德向善,是留给孩子最可靠的财富.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素以重视家庭的子女教育而著称于世.古人追求真理,注重品德和操守,不仅要求 ...

  • 德,决定命运;善,改变人生

    德,决定命运:善,改变人生 转自微信公众号 ► 非凡美文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 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 ...

  • 快乐,才是人生至高的善

    文丨柏薇 · 主播丨涂山 抑郁,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也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当人们面对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不如意事件时,会自然地产生抑郁情绪.但如果这种情绪长期持续, ...

  • 【处世哲理】德,决定命运;善,改变人生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处世哲理] 德,决定命运:善,改变人生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     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     行事之恶 ...

  • 德,决定命运;善,改变人生!

    德,决定命运;善,改变人生!

  • 过去的“重男轻女”,变成“重女轻男”,据说后者才是人生大赢家

    记得笔者小时候家家户户还惦记着"生儿子"好.据说,男孩子才能顶起一个家,女孩子都是泼出去的水.如今,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意识也不同了,人们又开始追求"生女孩子"好 ...

  • 【转】德,决定命运;善,改变人生

    以德服人...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 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古人说:口 ...

  • 心念于善,才是人生修行的根本

    文/龙吟师傅 有些人认为行善只是在行为上,或是在对待人.事.物的态度上,但它只是善的一种表现.善心的核心不在于表达,而在于起心动念上. 龙吟师傅曾经在一家电视台遇到一个人,他主动说自己做了很多好事,希 ...

  • (14997)德,决定命运;善,改变人生

     德.善与善人言,暖如布帛.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