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从报纸上认出父亲,指导员却说:别乱想了,那是高级首长
相关推荐
-
1949年邓华看完一22岁小战士来信,泪流满面的说:快让他来见我
1949年10月2日,解放华南的最后一次战役--广东之战正式打响.此次战役中担任15兵团总司令的邓华负责主攻,对手则是余汉谋率领的15万国民党精锐部队. 一开始,面对解放军的猛烈围剿,早已四面楚歌的国 ...
-
瓦罐难免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
邓华将军的夫人李玉芝回忆,邓华将军预计到抗美援朝战争的险恶.也做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指井口打水的瓦罐容易打碎,沙场上征战的将军难免在对阵中伤亡,比喻常处险地,难免会出事. 正在慌张,不想 ...
-
杨靖宇之子,1952年才知父亲是抗日英雄,后因公务英年牺牲
2005年,杨靖宇的孙子马继民参加了白山市举办的杨靖宇诞辰100周年.殉国65周年纪念大会. 在领导们和马继民讨论发展"靖宇县"红色旅游的问题时,有一位领导提出,可以让马继民来帮帮 ...
-
儿子牺牲后女儿接替位置,三个月后父亲也战死,全国降半旗悼念他
在抗战时期,我们涌现了非常多的民族英雄,上到将军,下到平民,是他们用不屈的精神和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世界,更是有这样的一家人,更是满门的忠义之士,他们把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他们坚韧 ...
-
父子分开多年,邓贤诗给邓华写信:邓华司令,你是我爸爸吗?
"尊敬的邓华司令,我叫邓贤诗,我想问问您,您是不是我的爸爸?"这句话是一个名叫邓贤诗的战士给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邓华写的信,当邓华看见那封信后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他对得起中国的百姓们 ...
-
1920年,贺龙的父亲贺仕道为了帮儿子扩...
1920年,贺龙的父亲贺仕道为了帮儿子扩充军备,在运送物资的路途中,不幸遭到敌人的偷袭,因寡不敌众,贺仕道被敌人活活砍死,随即扔入河中. 贺仕道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他非常有正义感,性格直爽,还继承家传 ...
-
战士从报纸上认出父亲,指导员却说别乱想了,那是高级首长!
战争年代,革命志士为了人们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奔赴战场,往往为了国家顾不上自己的小家,那些革命者的家人们既要在动乱的社会里顾全自己,还无时不惦记着参军的亲人. 有些士兵牺牲了,他的家人得不到消息,只能成为 ...
-
忆苦思甜 红岩烈士蓝蒂裕遗训《示儿》
蓝耕荒一家全家福,蓝耕荒(左二).蓝蒂裕烈士(右). "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 ...
-
罗炳辉将军英年早逝,其子对父亲的牺牲耿耿于怀,75岁才放下怨恨
对于人们来说,父爱虽然没有母爱直观,却如涓涓细流,从出生后便一刻不停地滋润着自己,父亲亦是每个儿子一生之中最坚强的后盾. 可是对于革命烈士之后,"奴隶将军"罗炳辉之子罗新安而言,父 ...
-
袁国平的妻子邱一涵,她去世时年仅49岁,三上将扶灵,上万群众送行!省委为她代养儿子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在一千多位将军中只有一名女性--少将李贞,但这并不意味着女子在革命道路上的贡献小. 今天要说的这位传奇女性很早就参加了革命,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大多时间在后方工作,她 ...
-
父亲已离家22年,小战士看报纸上的首长像爸爸,连长说:别瞎想
在战争年代,有这样一位小士兵,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离开了家前去参加革命,之后的22年,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对父亲的印象仅仅是母亲给他的一张老旧的照片. 突然有一天,这个小士兵看见了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