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长约400m的老街,只有老支塘人知道!

在支塘镇南6公里,有这样一个地方,临盐铁塘,南与太仓县直塘乡为邻,唤作窑镇。

这里没有什么名人故居,似乎也缺了一些历史见证。但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淘宝村,窑镇榜上有名。

这里有一条老街,不算太宽,只有一些痕迹斑驳的老房子和一群不愿搬离的老人,但依旧能勾起不少回忆。

据说元代在王泾口有一砖窑,砖质优良,倾销各地,民聚成镇,故名窑镇,旧属双凤乡,现属支塘镇。
支塘窑镇,就是当年砖瓦烧制的土窑密集之地。
现在人们常说的窑镇老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约400米的长街,两边都有住户。
但听当地理发店的阿姨说,当年真正的老街在北窑桥边上,如今保留下来的就只有几幢老房了。

当每天第一缕阳光洒向老街,市井的生活,便从吱呀的开门声中苏醒。

狭窄的街道,斑驳泛黄的木门,都深藏着一段温情的岁月。

安静地走在这条过去无比繁华的老街上,慢慢感受和洞悉这座小镇的秘密。

听说,过去的窑镇老街,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街上都是络绎不绝的人。如今的老街虽不及过去热闹,两边仍是林立的商铺。
走在老街上,你会惊喜地发现这里还保留着一间传统工艺作坊——窑镇木桶店。
桶匠,也叫箍桶匠,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以前的农村,可是不可缺少的工匠之一,和木匠、篾匠、石匠一样常见。
其主要制造桶形或圆形的木制家具,如水桶、锅盖、脚盆等。
店里的墙上挂满了他的宝贝工具。
在老街上遇见旧式的理发店也让人倍感亲切,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是一个时代,更是一代人的记忆符号。
店面不过十来平方米,但在老一辈人的心中,那个时代最好的美容,永远是离家最近的“剃头店”。
窑镇特产“盐水鸡”,那是相当出名的,听说是传承了几十年的老手艺,这次正好被我碰到了!
阿姨每天下午推着车出街,路过就是一阵阵诱人的香味。

一份简单的盐水鸡,是传承了多年的市井故事,是无数异乡人的万家灯火,更是几代人回忆中老街味道。

老街虽然老了,但我还是愿意去走一走。

因为这是一种追忆,是一种思念,是一种抹不去的故乡情。

我们被时间推着,离老街越来越远。老街被时间逼着,离城市越来越远。

老街上的猫总给人悠哉的感觉,仅是看着它们的悠闲身影,仿佛就能忘记生活上的忙碌和烦恼。

偶然邂逅一条隐藏于城市角落的老街时,总要忍不住感叹:老街,才是一座城市的全部记忆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