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逸平定徐敬业(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九)

(0)

相关推荐

  • 仅凭冒险和勇气,可以一时成功,但难以一世成功

    公众号:洞见 历史智谋 作者:洞见先生1 历史故事 唐高宗时,蛮群聚集为寇,朝廷几次出兵讨伐都作战不利,就委任徐敬业(赐姓李,是李勣的孙子)为刺史. 该州发兵到效外迎接,徐敬业让他们全部回去,独自骑马 ...

  • 《隋唐系列》中睿相继八:中唐名臣魏元忠之死

    神龙三年即公元707年九月初九(甲辰),在左卫将军宗楚客一再陷害之下,唐中宗李显将魏元忠进一步贬为务川尉. 结果魏元忠在前往务川的路上在涪陵病故.魏元忠是宋州宋城人,本名真宰,为了避讳武则天母亲的名号 ...

  • 李敬业讨武(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七)

    这时,武氏亲族掌权,李唐宗室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不已.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盩厔县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杜正伦的侄子)等人都因事获罪.其中李敬业被降为柳州 ...

  • 杨再思轶事数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九)

    长安四年秋七月丙戌(初三),武则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杨再思为内史. 杨再思这个宰相,专门靠阿谀奉承来取悦于人.司礼少卿张同休是张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请朝中的公卿大臣.在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张同休拿杨再思开 ...

  • 武三思诬杀五功臣(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九)

    武三思指使郑愔举报郎州刺史敬晖.毫州刺史韦彦范.襄州刺史张柬之.郢州刺史袁恕己和均州刺史崔玄暐与王同皎合谋废掉韦后.神龙二年六月戊寅(初六),唐中宗将敬晖贬为崖州司马,将韦彦范贬为泷州司马,将张柬之贬 ...

  • 迈轩代之广成,逾汉朝之河上(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九)

    有个河内的老尼姑居住在神都的麟趾寺,她和嵩山人韦什方等以邪说迷惑百姓.老尼姑自号净光如来,自称能预知未来之事.韦什方则自称自己是三国时孙吴赤乌年间出生的人.又有一个年老的胡人也自称自己有五百岁,说他看 ...

  • 循吏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九)

    这个时期,朝廷执法官吏竞相施行严刑峻法,只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仍保持公平宽恕之心.那些被检举告发的人都说:"如果遇到来俊臣.侯思止就难逃一死,如果遇到徐有功.杜景俭就一定能活.(遇来.侯必 ...

  • 陈子昂二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五)

    麟台正字.射洪人陈子昂上疏朝廷,认为:"朝廷派遣使者巡察四方,不可任用不称职的人,刺史.县令诸官员不可不认真选择:近年来百姓疲于征战,不可不好好安抚.(朝廷遣使巡察四方,不可任非其人,及刺史 ...

  • 反易刚柔,故山变为灾(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四)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向朝廷报告,说新丰县东南有座山从地下踊出.朝廷于是改新丰县为庆山县,各地方都上表祝贺.江陵人俞文俊不以为然,他上书说道:"天气不和寒和暑就会并行,人气不和肉瘤就会滋生, ...

  • 怀义和尚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三)

    垂拱二年六月辛未(初三),朝廷任命苏良嗣为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待价为右相. 有一次,苏良嗣和怀义和尚在朝堂相遇,怀义对其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令随从拽住他,打了他几十下耳光.怀义赶紧跑去向太后告状 ...

  • 男宠怀义和尚(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一)

    武则天重修了原来的白马寺,派怀义和尚为该寺的住持.怀义是鄠县人,本姓冯,名小宝,以前在洛阳街市卖药,因千金公主的关系进宫,并得到太后的宠幸.武则天想让冯小宝自由出入宫禁,便命他剃度为僧,大号怀义.又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