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刘宁丨五月鸣桑枝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五月鸣桑枝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五月的某天下午,我偶然读到了李白的这首诗,忽然想到这个季节村东头的桑葚或许已经长熟,该是“紫椹交萝径,红花间豆畦”的场景吧,串串黑紫的桑葚压弯枝头,鸟雀在枝上欢唱的画面立刻浮现在眼前,嘴里似乎已嚼到果实甜丝丝的味道了。心随意转,按下去易园赏月季的心思,我立刻调转小电动车跑到了村东的林地。
村东是指我们南漳涧村皮革厂的东边,这里有条小路,两侧种植了不少树木,其中就有五处野生桑树林。家里的祖坟在这里,故而我对这处偏僻而隐蔽的林地非常熟悉。小路南边150米向南拐,那几棵齐腰粗的桑树就立在眼前了。只见小径上落满紫黑的桑葚果实,有不少掉在了树下绿油油的生菜地里。桑枝上,各种小鸟正跳跃着,呼朋引伴地婉转啼唱。有的声音清亮,有的像嘴里含着口琴,能唱好久。一位农人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这恬静的画面,好一幅村居图啊。村民在树下搭建两间砖混的简易房,房顶用了彩钢瓦。站在树下,总能听到果实掉落在房顶的“扑嗒”声,时而还有不少果实掉在地上,孩子似地跳了下又落在前头。这期间,我打电话喊了丽姐一同来摘桑葚果。不远处,另一棵老桑树的树龄更久,树围更粗,果实多。摘的果实超甜,吃一粒桑葚,简直比冰糖还甜。凭着这树的庇佑和喂养,枝上鸟儿超多,似乎成了鸟的天堂。我们拨开旺盛生长的楮树枝叶,踩着脚下的杂草和砖头,攀上简易房顶进行采摘,聆听着此起彼伏的鸟鸣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在这安逸静谧的时光里,有一刻,任凭风儿吹拂,我立在树下,呆呆看着那一颗颗自由落体般掉落的桑葚果,在阳光下闪闪发着光,犹如童年时的串串记忆。我的思绪不由飞向远方......
童年时期,上小学的我每逢到家,第一句话就是向正在纺花织布的姥姥喊:“姥姥,我饿了!”姥姥总是无奈地说,“饿了咋办?你把姥姥吃了吧。”那些年,因为父母闹离婚,父亲成年不回家,家里吃喝全靠母亲伺弄那两亩地。尽管姥姥和母亲辛苦劳作,混个饱饭吃已属不易,何况是吃肉吃鸡蛋?鸡蛋是有的,那是要卖了换油盐钱的。肉嘛,只有在过年时节,姥姥才割二斤肥猪肉,把肥肉炼成油,炒菜时也只挖一小勺。好在自家种了黄豆、绿豆,豆芽可以自家发。母亲把卖菜的钱供我姐妹读书,自己一点好吃的也舍不得吃。能煮点黄豆,放点八角和盐巴,已是她最好的零食。家里穷,我不能向邻居家的孩子那样,有红苹果、焦米球、糖豆吃。我小时候最盼的是过年,因为过年有肉有糖吃。正因为稀缺,拜年时我到亲戚家拿最多的是各色糖果,装满了口袋回到家,一口一块,嘎嘣几下就咽到肚去是我儿时最大的享受。可惜,由此也种下了恶果,慢慢得了龋齿,这是后话。如果不是过年,我也有自己的休闲食品:甜草根。我家挨着河堤,除了四季的野菜能吃外,冬季能吃的就只有甜草根了。我总是学着别人的样子,在杂草中细细辨认着,看到类似甜草的样子总是很开心,用力探到草的根部,小心翼翼地拔出每一寸草根。待拔出白嫩的根来,迫不及待地抖落泥土,吮吸着那一丝丝的甜......另一种我爱吃的食品是瓜子,河坡上有处石凳,总有年轻人在那吃着瓜子谈对象,于是总有不少没吃的瓜子掉落。贪吃而年幼的我,总在恋人们走后,仔细搜寻着一粒粒漏吃的瓜子。因为没吃过,总是整粒放到嘴里嚼,结果吃不到什么。后来,如何磕瓜子也是在家里条件慢慢好了,才学会的。
如果说,有什么水果能让我念念不忘,那就是香蕉。记得年幼时,我看到邻居家孩子吃香蕉,总盼望着几时也能吃上一回。于是,上五年级的我曾和父亲打赌,如期末考上年级第一,香蕉想吃多少就买多少,我想要的下雨天穿的胶鞋也一定买给我。为了日思夜想的香蕉和胶鞋,我憋着一口气,又考了年级第一名,还获得全市“三好学生”称号。尽管如此,父亲还是爽约,未能让我如愿以偿。于是长大后的我,每每见到小摊出售的香蕉,总是情不自禁想要买点吃......
说完吃喝,必然要说到穿。80年代初,吃饭穿衣烧煤球购买电视机,包括买料都是要有各种票证才能买。想要新衣服穿,只能盼过年了。曾有一年过年,母亲节衣缩食,从市场上买了一大块黑方块和深绿相配的格格布,她从没学过裁剪,自己比着我们姐妹的旧衣服用粉笔划线裁剪,愣是熬了两个通宵,在过年那天缝制出来。高中时期,曾有亲戚把家里不用的旧衣服送给我家,其中有件红黄相间的格子布衣裳,样式很时尚,我特喜欢。那件衣服,我穿了两年,直到长胖了不能再穿了也舍不得丢掉。于我,那是一种记忆,时刻提醒我好日子来之不易,不能忘记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
说完吃穿,再来说说住的环境。我姥姥30多岁守寡,母亲那时才一个多月。为了养活我母亲,家境贫穷的姥姥不得已在村里桥南边挖了口地窖居住。地窖上面支了口大油锅,以卖油条的收入勉强度日。十多年后,才在我舅姥爷的帮助下,先后在桥南盖了两间土坯房和两间砖混的小房子。直到我上初中前,家里的老房子被定为危房。父母才在政府的帮助下,批了宅基地,盖起了二层独院,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话说,我对老房子有着深厚感情,毕竟打小在那居住到上初中。我是在那两间土坯房长大的。最初,烧饭、蒸馒头全用的是麦桔、柴火和玉米芯。馒头蒸好了没有,全依靠一根香的长度。焚的香烧完了,馒头就熟了。那会儿我写作业,没有演草纸,那就捡纸片,正面用完了用反面;没有电灯,用煤油。后来煤油不让烧了,换成蜡烛,再后来才用上了电灯。上学没有手表,迟到了怎么办?那就看日头吧。早上依靠附近厂里的广播,依稀可以听到整点报时。午休后要上课,依靠的是房檐下的日影。当日影蔓延到屋角的某个地方,那必是上学的时间到了。没有钱买时钟,更没钱买日历。有一回,我大清早跑到学校上课,等了半天没学生来,才发现那天是星期天。那时的生活艰辛若是。
当然,那时村里是不通自来水的。吃水,依靠的是自家打的水井,真没现在的自来水方便啊。如今,再回想那时的岁月,犹如在梦中,变化真是大呀。提到水,我想到了离村最近的那条河:洹河。这里说一下当时的通行问题。村里的粮食地在河北边,农人们想要穿过河去干活或运输粮食,都要路过这座漳涧桥。附近北漳涧和东漳涧村的交通出行,也全依仗这座桥。当时下桥和上桥时,各有很大的斜度。从北边下桥时,车子根本刹不住车。而上桥时,坡度又很大,通常得有人在后面推。桥面也不太宽,桥两侧只焊了间隙很大的铁栏杆。由于我家就在桥边,每年听到、看到因桥出现的车毁人亡的事件不计其数。其中,我亲戚家一个六七岁的女孩,就是坐在三轮车上摔下河淹死的......现在可大不同了,坡度不存在了,老桥被两侧的平原桥和中华桥替代。桥面都很宽畅,桥两侧除了多彩的彩灯外,还安装了十多盏路灯。夏天成了百姓的纳凉休闲处,平时还有很多人在桥下夜钓;冬天,则可欣赏两座桥在河的冰面上形成的璀璨倒影,那么美......
如今,村里家家住着小洋楼,享用着和城里人一样方便的水电气暖和通信服务。吃喝穿用早就不用发愁,互联网经济下,想买什么,今天下单,明天收货,“地球村”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至于出行方面,变化也不少。飞机、高铁、列车、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任你选。村里不少人家都配备了小汽车呢。想到近期新闻上以色列和哈马斯正军事冲突不断,印度新冠确诊人数和死亡正每天刷新记录。而我国不仅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经济形势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也表现不错,国家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我不禁为国家的日益强大而自豪!
“扑嗒”,一粒桑葚果掉在我眼前,才把我从神游中唤醒。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是改革开放那年出生的,经历过缺衣少穿的年月,也享受着互联网时代的红利。43年的时间,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和时代的日新月异。家乡,它如同这腰如水桶粗的桑树上的小枝条,又似一片叶子,映照着祖国这棵树所经历的种种变迁。国家就似这久经风霜的桑树,经过风吹雨打,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我祈愿自己来生变成桑枝上的鸟儿,永远心向桑梓,为祖国歌唱,为祖国喝彩!
——  The  End  ——

刘宁  女,本科毕业,安阳市作协会员,文艺爱好者。擅长写散文、通讯和诗歌,作品曾获省副刊二等奖,安阳市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

©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

  • 【广东】陈梓铭《摘桑葚》指导老师:林燕玲

    摘桑葚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二年级 陈梓铭 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中的云朵披着深浅不一的红袍,美丽极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摘桑葚. 桑树离我们家不远,我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说着有趣的事,愉快 ...

  • 万众皆迷桑树果,无人怜爱桑树花

    11月14日 古往今来,桑葚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甚至有不少文人墨客为其写诗作赋.生吃是"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酿酒是"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 ...

  • 亩产3000斤,一年结果6次,一斤炒到60元,农民可种吗?

    文章来源:惠农圈,已获取原创授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对水果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依赖,毕竟饭前多吃上几个水果,可以让大家的身体健康有所保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那些野果子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欢和肯定, ...

  • 汝城||走,摘桑葚去了……

    ★★文|何优秀  图|朱琼晖★★ 桑舍幽幽掩碧丛, 清风小径露芳容. 参差红紫熟方好, 一缕清甜心底溶. 桑葚,就是桑树结的果穗.在那些年零食缺乏的日月,嫩时色青味酸的桑葚就这样成了我们儿时争抢的美味 ...

  • 【我的童年征文】桑葚熟了

    桑葚熟了 曹锦军 下午在离单位门口不远处就看见一群放学的孩子围着一棵桑树,唧唧喳喳的.我很好奇,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个男孩子爬到树上采摘红得发紫的"黑球球".   "桑葚& ...

  • 弘仁:不一样的人间美景丨私享·经典

    弘仁 书画合璧册 设色纸本十九开册 署签: 弘仁和上灋书訨墨. 丙辰(1856)仲夏月南屏书记寄赠,天藤漫仕题. 心远物静 – 弘仁书画合璧册 禅心浑不动,僧腊静偏长. 心远物皆静,何须择地居. 清初 ...

  • 最美人间四月天丨愿所有花开,不负归期!

    最美人间四月天丨愿所有花开,不负归期!文/网络     编辑/6909kenv 三月,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春心始动.须臾之间,春意渐深,风愈清,花正红,万物纯净.时光载着春暖花开的梦想,驶向最美 ...

  • 人间四月天丨致敬第一代女建筑师林徽因

    在人们的印象中,林徽因作为一代才女,其作家的身份更为显著.其实,她钟情不已.为之奋斗一生的实则是建筑事业.她是新中国第一批建筑学家,为中国建筑学的研究.教育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 "她是她的丈 ...

  • 最美人间四月天丨愿所有花开,不负归期

    有书一读2021-04-01 09:32:55 三月,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春心始动. 须臾之间,春意渐深, 风愈清,花正红,万物纯净. 时光载着春暖花开的梦想, 驶向最美四月天. 暖风和煦,气 ...

  • 人间真实丨10万的国产车难道不香吗

    关于汽车的价值和车主的身份从来都扑朔迷离. 有人认为,汽车肯定越贵越好,没有上限,他们口中一直喷这样的观点:车是身份的象征,买个几万块钱的车,倒不如不买,丢人现眼的. 有人认为,车不就是个简单的代步工 ...

  • “ 久雨新霁,情思爽然,焚香煮茶,亦人间快事… ”丨文徵明 ·《杂咏诗卷》

    “ 久雨新霁,情思爽然,焚香煮茶,亦人间快事… ”丨文徵明 ·《杂咏诗卷》

  • “ 揽尽人间秀色 … ”丨苏天赐 · ...

    " 揽尽人间秀色 - "丨苏天赐 · 油画欣赏 ​​#绘画# #艺术#

  • 【中英文艺家花线】感恩 这一碗人间烟火丨禹琴(黑龙江)

    感恩  这一碗人间烟火 禹琴/黑龙江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这句话不用解释,简单明了,但就是这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捧在手中,不知你可曾有过感恩之心? 时值当下,人们不单单追求吃饱,还要吃好,吃出 ...

  • 人间尤物丨盆景制作小视频

    一.人间尤物 二.慢一点,再慢一点 来源益光园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