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川西至半扇门 晚七分钟被拒上路,也许是这七分钟救了四条命

为期二十五天的自驾金秋川西行,沿途收获了无数的美景、美食及旅途见闻,但是印象最深刻却是“蜀道”,当我们一行三人加一猫行至四川半扇门乡时所发生的事情,至今仍感觉历历在目。

难道上青天的蜀道跟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们当天四点多一点儿就结束了四川名山四姑娘山的游览,从山上下来继续赶路,赶往下一个著名景点,位于八美镇的中国唯一高原石林“墨石公园”。途中要经过小金县和丹巴县,车载导航显示一百余公里。看到这个距离我心里就开始变得悠哉悠哉,想着怎么着距离天黑前还有三个小时,是可以赶到下个落脚点,还可以找个好点的地方住宿。

川西景致

川西景致

川西景致

这一路的川西景致真的是美到我了,用震撼这个词也不为过。行至小金县时,路况就变得不那么好了,开始修路,而且不是一小段在修,是整段整段的修。旁边就是滚滚江水,没有防护栏,两车相错要相当谨慎小心,坑坑洼洼的路面走起来像坐桥子。

四五十公里的路走了近两个小时,到了丹巴县,路突然变得好走起来,这让我突然有一种:是不是小金县比较穷?没有钱修路;丹巴县比较富?修得起路的错觉来。

待修川路

待修川路

待修川路

丹巴县半扇门乡,晚到七分钟被拒上路

进入丹巴县时,天已经完全黑了。经过一个叫半扇门乡的地方时,我们还想继续赶路。半扇门乡往南走一点有一座不高不矮的山(第二天天亮时才看清楚的),在这里我们被当地的路管拦截了下来:你们要是早到七分钟就可以通过了。不管我们说多少好话就是不行,无论如何也不放行,我们当时心里好不高兴呀。

无奈我们只好返回半扇门乡,这里的住宿条件很一般,我们一行三人选择住车里或是随带的帐篷。吃饭也就不讲究了,路边小商店买了点吃食,凑合一顿完事。

半扇门乡

半扇门乡

半扇门乡简单用餐

第二天,天不亮就开始起程赶路

吃过简单的晚饭后,简单的洗漱一下,就找个停车的地方休息了。第二天天还不亮就早早起来继续赶路。一二十分钟后就来到了昨天被拒上山的路口,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没有一点路灯和一丝月光,除了我们的车灯之外,四周仍是一片漆黑。

我们往山上行驶没多远处,第一个拐弯处车子就打滑差点陷入一个深坑里。这让我们不敢再冒然前行,等了有半个多小时,天才开始蒙蒙亮。当看清楚周围我们所处的环境时,我们都有点呆住了:我们的车子就停在:一车半宽的路面上,旁边是没有一点防护措施的悬崖。看到这样的路况,我们都不怎么淡定了。

半扇门乡附近山路

半扇门乡附近山路

半扇门乡附近山路

半扇门乡遇到什么样的路?让我们三次想弃车返回

我三个人,一人负责开车,一人在车前面指挥,我走到最前面去探路,防止迎面开来的车无法错车行驶。前面的路变得越来越难走,有时看过去会发现前面没路可走。整个路面是倾斜着的,多处出现了断层,电线塔估计也是被泥石流冲倒地歪在地上。

我爱人已经在第二次说:前面没路了,不行,我们就弃车返回吧。因为这个时候眼见前面没路了,车子又倒不回去,更没有平整一点的路面可供车子调头。怎么办?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我一直在想既然路管能放我们上山,应该就是有路可行的。当在我眼前五十米左右的地方,出现了一个近九十度的陡坡时,我心也凉了:看来只有弃车了,难道是昨晚上路面又有新的坍塌,而路管还没来的及知道。

半扇门乡附近山路

半扇门乡附近山路

当地老乡送的鸡蛋

好在我跑到跟前一看,好吧不是90度,是一个近60度的斜坡。车子一路扭扭捏捏,像缠了足的小脚老太太一样吭吭哧哧往下挪。这个时候才开始有迎面车开来,这让我们松口气,至少前面是有路可行的。我们安全下来已经是三个小时后了。

在山下遇到一位可以带路的当地人,看到我们下的山来,不由也替我们捏了把汗,跟我们热情地聊了一会儿,还把自己的午餐:三个热乎乎的鸡蛋非要送给没来得及吃早餐的我们,好感动呀。其实搁到以前我是挺讨厌这样的服务的,但是经过这次事以后我觉得这样的服务还是有必要的。

到了安全的地方我才开始变得心有余悸:如果昨天晚上没有晚到那七分钟。而是早到了七分钟,我们上了山,那后果会是什么样?也许真的是这七分钟救了我们四条命也说不定。

网友留言

网友留言

网友留言

网友留言

在这里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我给当地人介绍这座山路的情况不易行驶的时候,他们马上会调转车头重新找路。只有外地人却对我说的不以为然,选择继续前行。

我当时有发相关的微头条。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评论的

我把自己这段难忘的经历写出来,主要是想给进川的朋友们提个醒:来之前一定要了解一下自己所要经过的路的路况;其二就是一定要是老司机才可以驾车入川,这些真的是必要的;其次还是要尊重和服从当地人的服务和管制。如果我们当时不听当地路管的话会怎么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