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李世增教授应用对药治疗疑难杂症经验

李世增教授是北京市第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师从事中医40余年,熟读经典,博采各家之长,尤其对脾胃病、慢性前列腺疾病、慢性肾病等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善用对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承蒙教诲,受益匪浅。现将笔者跟随李世增教授学习应用对药治疗疑难杂症的一点体会介绍给读者,以飨同道。
1郁金配枳壳
    郁金味苦辛寒,功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现代药理学表明郁金具有促进胆汁分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枳壳入脾胃二经气分,善宽胸利膈、行气消痞。现代药理学表明枳壳含挥发油及黄酮类成份,可以兴奋胃肠运动,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本草从新》谓郁金能“上行人心及包络,兼入肺经,凉心热,散肝郁”。《医学启源》云“枳壳气寒,味苦,治胸中痞塞,泄肺气。其用有四:破心下坚痞一也,利胸中气二也,化痰三也,消食四也”。李老师在临证应用时常用二药配伍,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月经不调、胆囊炎等各种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的病证,处方中加用枳壳10 g,郁金lO g,取效明显。
2蒲公英配连翘
    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且有清热利尿通淋之效。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和利胆保肝、抑制幽门螺杆菌、激发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之效,现代药理学表明其有抗病原微生物、强心、抗炎、解毒、镇吐等作用。《本草新编》言“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常服久服而无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珍珠囊》言“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二药合用功能清胃止痛、健脾化滞、清热解毒。李老师在I临床上常以蒲公英15 g,连翘15 g合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等见胃脘部嘈杂灼热之症,亦可用于小便淋痛者,疗效颇佳。
3生牡蛎配夏枯草
    生牡蛎具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重镇安神等功用。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增强体液免疫、抗溃疡、增强消化力等作用。夏枯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散结,明目之功效。现代药理作用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炎、降压等作用。《本草汇》云“夏枯草苦辛,气寒。独入厥阴经。破癥坚瘿瘤结气,散瘰疬鼠瘘头疮,止目珠羞痛”。二药合用镇静与散郁并用,相辅相成,共奏镇息风阳、清利上窍之功。李老师在临床中常将生牡蛎30 g,夏枯草15 g用于头晕目眩、粉刺经久不愈、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等疾病,效果明显。
4白茅根配芦根
    白茅根善清肺胃之热而生津止渴。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利尿、止血、抗菌等作用。芦根上可祛痰排脓、清热透疹;中可清胃热、生津止渴、止呕;下可利小便,导热外出。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解热抗菌、镇痛等作用。白茅根味甘而不腻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善清营分血分之热;芦根味甘而不滋腻,生津而不恋邪,专清卫分气分之热。二药伍用,一气一血,气血双清,发汗解表,清热退热。茅根清里,芦根透表,二药参合.一清一透。李老师在应用时常应用此对药白茅根15 g,芦根15 g于胃热呕逆,肺热喘急,以及痤疮等病,效果明显。
5丹参配合欢皮
    丹参功能活血调经、凉血除烦、祛瘀消痈之效。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可扩张冠脉流量改善循环,还有抗菌抗炎等功用。《神农本草经》云“丹参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妇人明理论》说“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汤,能补血活血”。合欢皮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痈之效。《本草汇言》云“合欢皮。甘温平补,有开达五神,消除五志之妙用也”。二药合用活血和血,解郁畅气血,合用相得益彰,无香燥攻破之弊。李老师在治疗冠心病、失眠、肝胆疾病、肾脏疾病尤其有失眠表现者常选用此药对丹参15 g,合欢皮12 g,效果明显。
6 太子参配麦冬
    太子参功能补气健脾、生津润肺。《陕西中草药》谓其“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现代药理学表明太子参含多种氨基酸、果酸、淀粉、维生素、皂苷等成分.能消水肿、化痰止咳,对心悸自汗、病后体虚有一定的作用。麦冬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现代药理学表明麦冬可提高耐缺氧能力,有降血糖、抗菌等作用。《日华子本草》谓其“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时疾热狂,头痛。止嗽”。李老师认为太子参补而不燥,滋而不腻,既能补气又能填阴,可谓阴阳俱生,特别适合病后体虚无力.自汗者,与麦冬合用补气、生津、养阴、润肺,用于胃阴不足之胃脘疼痛,咳嗽痰少,气阴不足的自汗失眠等病效果明显。
7杭白菊配杭白芍
    杭白菊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学表明具有镇静、解热、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神农本草经》把菊花列为药之上品,谓其“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杭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用。《医学启源》谓其“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李老师认为二药合用,一柔肝体,一平肝用,体用兼顾,共奏柔肝清热、平肝息风之功。李老师临床常用杭白芍15 g,杭白菊15 g于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以及肝阴不足感受风邪之咳嗽等病效果明显。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8则

    当归配生首乌 药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二)治疗血糖难控因素药对(6) 来源 经验药对. 应用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生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二药相 ...

  • 能不能将三七、丹参、西洋参和天麻打粉后一起服用?这样有何功效?

    药对症,就可以配合使用,除了配伍禁忌以外,可难就在于是否对症,是否合理,不对症,不合理的盲目跟风,就是用药的一大忌讳! 这些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很多人都在选择中药治病的同时,选择保健,那么以上四味药 ...

  • 『名医经验』李世增教授慢性胃炎的证治体会

    李世增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近50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别在治疗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方面,注重辨病施治, ...

  • 『名医经验』当代名老中医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举隅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哮病"范畴.     建国以来,一大批名老针灸医家为针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名 ...

  • 『名医经验』蒲辅周运用黄芩治疗温病经验举隅

    苦寒之清热解毒药能较强的祛除温邪,故用常用苦寒清热解毒药配合辛凉咸甘等法来治疗温病,咸寒苦甘法固护真阴为重心,苦寒之品用以泄热存阴,甘寒甘苦法的应用主在留津气.一味苦寒清热,可成坏病.目前在临床中屡见 ...

  • 『名医经验』郁仁存: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经验

    郁仁存,男,1934年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中心名誉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 ...

  • 『名医经验』王霞芳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咳喘经验

    本院王霞芳教授是首届著名中医儿科专家董廷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三.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证施治,每获良效,尤其对小儿咳喘研 ...

  • 『名医经验』马骏应用对药治疗脾胃病经验

    "对药"是指某两味药总是成双成对出现,如影随形,起着相辅相成或相得益彰的作用.笔者老师马骏为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在临床诊治疾病中擅用"对 ...

  • 干祖望教授重用升提药治疗耳聋经验

    耳聋,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耳鼻喉科医生颇为棘手的病症.西医除了用手术等方法治疗传导性耳聋外,对神经性耳聋则只能用一些神经营养药以应敷,如ATP.康得灵.维B1等,疗效难以言明,而中医则可辨证施治,因证 ...

  • 『名医经验』黄永生教授治疗急症经验

    黄永生教授从医近50年.曾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心病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医,第3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 ...

  • 『名医经验』张琪教授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衰竭经验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潴留而呈现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血液等广泛的全身性中毒症状,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难治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且预后差.医疗费用高,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