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大全之七(哺乳期)

《母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哺乳期间我们努力的目标

(1)提高泌乳量;

(2)减少母猪失重;

(3)提高子宫快速修复、复原;

(4)提高仔猪断奶重(21—24日龄);

(5)减少脂肪性下痢。

说起脂肪性下痢,有些人不懂,什么叫脂肪性下痢?其实脂肪性下痢也叫脂肪痢,是由于机体无法正常摄取脂肪或消化不良所致的。这与母猪奶水成分有关,奶水中的脂肪是短链的,可以被小猪消化的;

但如果母猪从饲料中不能吸取足够的生殖营养,就会动用体内脂肪,而这些脂肪多是长链的,不易为仔猪消化吸收,所以也就容易出现因消化不良而引起下痢。

哺乳仔猪脂肪性下痢多发生于产后十几天,这时多是由于母猪采食量不足,大量动用体脂转变为乳脂,很容易发生脂肪性下痢;所以在哺乳期间,尽可能提高母猪的采食量,满足其泌乳需要的生殖营养,对防止乳猪腹泻很有帮助的。

另外初乳对仔猪的成活非常重要,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吸食初乳时千万不要去打扰它。

腺泡——母猪产奶的秘密基地

在母猪给仔猪准备喂奶的时候会发出哼哼的声音,并不是要等母猪倒下才表明她可以喂奶。母猪倒下后,仔猪过去寻找乳头喝奶。仔猪用鼻子拱母猪的乳头做按摩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会增强血液循环,并促进母猪产生荷尔蒙即催产素,以此促进乳汁的产生。产生乳汁就贮存在腺泡里面,贮存乳汁量的多少就取决于腺泡体积的大小。

那么,如何将腺泡的体积变大呢?增加母猪乳腺腺泡的排空频率以及腺泡排空的完整性,可以促进腺泡的体积增大。而且不要限制仔猪吸乳,如果刺激减少了,腺泡增大不足,会导致泌乳减少。因此,仔猪在吸奶的过程中不要去打扰它,所有工作在仔猪吸完奶之后再进行。在怀孕期间如果母猪喂食量过大,会限制乳房腺泡的发育。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头胎母猪泌乳量比较少,这是正常的。母猪第一胎的窝仔数相对较少,仔猪的大小也是比较小的,如此算下来,仔猪平均获得乳汁的量其实与二、三胎是相同的。

二、如何才能要实现哺乳期间的目标?

这不仅与母猪妊娠阶段饲养管理有关,更重要在于哺乳阶段饲养管理,以下几点建议大家关注:

1、了解哺乳母猪营养特点

(1)讲究营养浓缩化,提高蛋白质、钙、磷、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水平,不仅利于泌乳,更重要减少母猪失重,防止仔猪营养性下痢等;

(2)提高能量水平,如提高玉米含量达61—65%,另外添加3%红糖或0.1%母优金粒等来促进泌乳和刺激胰岛素分泌,(以此提高雌激素、促卵泡激素的分泌)加大子宫修复和复原(血液中含糖量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又促进雌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分泌);

(3)提高优质的豆粕达20—25%,鱼粉达3—5%,来提供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丰富的必需脂肪酸,不仅有利于高质量丰富的泌乳,更有利于加速产后子宫受损的修复和复旧;

(4)提供1.5%大豆油(含99%脂肪),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有利于加速对子宫的快速修复,而且具有促进泌乳和防便秘作用。

2、哺乳母猪管理方式:

哺乳母猪合适的管理对于实行早期断奶的猪场显得极其重要,而在哺乳阶段尽最大努力提高母猪采食量,成了哺乳阶段饲养管理的核心,尤其是夏季。采取一些提高哺乳母猪食欲、采食量的措施:

(1)妊娠阶段实行定时、日喂一次,在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最多日饲喂2次,有利于提高哺乳阶段母猪食欲;

(2)妊娠后期营养配方中必须增加足够的粗纤维,防止便秘和产后MMA的出现,来提高产后的食欲;

(3)根据冬夏季特点,来建议日饲喂次数:
夏季:建议日喂4次(早5点,上午10点,下午5点,晚上10点);

冬季:建议日喂3次(早8点,中午11点,下午4点);

(4)根据冬夏季特点来制订专用配方,提高夏季日粮中优质豆粕、鱼粉的含量,拌料的同时添加“活性肽”来增强母猪的适口性,提高母猪食欲和采食量;

(5)采用湿拌料方式饲喂母猪来提高采食量;

(6)调控舍内温度(21—24℃)、湿度(50—60%),适当加大通风量(换气装置)来提高母猪食欲、采食量(尤指夏季);

(7)给母猪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有利于提高母猪采食量。饮水器流量要求大于2升/分钟;

(8)增加哺乳母猪每次的饲喂时间,尽量达到自由采食的状态,直至饲喂母猪不再吃并且卧下为止,以此来提高采食量;

(9)尽量不要在哺乳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添加抗生素势必影响母猪的适口性及食欲。特定条件下,尽量缩短加药时间,如母猪产前产后7天内;

(10)每一次饲喂新鲜的饲料,清除料槽中上一顿剩下的发霉变质饲料,以此来提高食欲和采食量,尤其夏季,更需注意;

(11)根据营养浓缩原理,哺乳料中尽量减少麸皮的添加,一般不超过10%。主要是利用麸皮其较好的Ca、P(Ca、P对母猪泌乳有很大影响),麸皮中存在天然的植酸磷(效价较高);对于便秘无太大作用,主要是因为母猪采食量大,肠蠕动较快。有的猪场为了提高哺乳猪日粮浓度可以不加麸皮(尤其夏季);

(12)在整个妊娠阶段,适当限制饲喂(前4周限数量限能量,后4周主要限数量),可提高产后食欲、采食量。

(13)泌乳期的采食量应逐渐升高至断奶,且1—6胎的采食量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母猪的采食量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及泌乳量的提高而增加;母猪达到最大采食量且采食量不再下降的时间越早,则其断奶后发情的时间也就越早;

(14)若因饲养管理不善,母猪采食量低,泌乳力差,乳猪7日龄之后出现营养性下痢等现象,可在料中添加一种特殊生殖营养添加剂“母优金粒”,可很好地催乳、降低母猪失重,减少营养性下痢等有特效。

(15)从母猪激素活动周期可以看出,到哺乳期结束时,血液中雌激素和促卵泡激素水平开始上升,并且在发情期达到顶峰,接下来就是促黄体素达到顶峰。

三、初生仔猪的护理要点
  

小猪出生以后,首先擦干仔猪嘴部、头部及全身,结扎脐带,剪牙和断尾,然后用碘伏消毒。

  对于出生时假死的猪要及时急救,用薄荷油或风油精刺激鼻孔,或倒提起仔猪两肢后腿拍打仔猪屁股,使其舒醒。

  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口服抗生素,对弱小仔猪要特别护理。产仔多和产仔少的母猪可按仔猪大小搞好寄养和并养。

  三天内给仔猪固定乳头,弱小仔猪尽量让其吃靠近前边的乳头(母猪前边第一对乳头除外)。

  母猪的免疫接种:(按母猪“免疫程序=猪瘟+细小+蓝耳+伪狂犬等”执行)

和母猪保健:(按母猪“三步曲=每粒解+母优金粒+免疫金粉”执行)

特别是有发病死的猪场,更应做好超前免疫,仔猪教槽料要尽早提前,最好能在7日龄内开始调教,以提高仔猪的断奶重,确保仔猪健康生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