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果低至5毛,晒干价格翻100倍,人称“三尺农味”,越大越好吃

导读:鲜果低至5毛,晒干价格翻100倍,人称“三尺农味”,越大越好吃

随着荔枝的季节过去,现在南方正上市的水果主要是龙眼。龙眼的主产区分别为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其余省份也有少许种植,但较不成规模。7月初的时候龙眼就迎来了大面积上市,果农对荔枝进行收尾之后又全身心投入到龙眼的采摘工作。前期的龙眼行情还不错,多个产地普遍卖到了4~5元/斤的高价,随着上市的龙眼逐渐变多,价格也在陆续回落。

至现在进入7月下旬之后,不少地区的龙眼收购价已经跌到了5毛低价,有个别地区还有一块多的行情。从当下的价格来看,品质好的还能卖得比较理想,次果或者小果只能低价抛售了。产地鲜果目前收购价只有5毛低价,接下去还有大片的晚熟龙眼上市,恐怕后面的要面临滞销了。

龙眼一直以来都是能够与荔枝相提并论的超级水果,恐怕今年的行情也要走前期荔枝的老路了。然而龙眼与荔枝有个比较大的区别,龙眼如果卖不动可以晒成龙眼干,晒干这一波神操作直接可以让龙眼的价格翻几十倍或上百倍。如果按照当下的最低收购价5毛来看,与市面上的桂圆(龙眼干)价格50~80元/斤相比足足可以达到了100倍之多了。

新鲜龙眼的市场价值不过是一种普通水果,自然无法与桂圆这种超级滋补品相比的。但两者的食用价值来看还是基本相似,毕竟属于同一种东西,只是形态上不一样,一个有水分,一个晒干失去了水分而已。龙眼自古以来就有三尺农味的称号。说起这三尺农味的叫法,主要是福建莆田地区流传出来的,

福建的莆田也是龙眼的一个主要产区,于是这种叫法随着莆田龙眼进入市场而被消费者所熟知。

龙眼属于球形果,外表有果皮,里层是白色果肉,甘甜多汁,最里层是果核,一般不作为食用。在这样的结构之下,龙眼自然是越大个,果肉越多越好吃了。在近年来龙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家都追逐一个统一的目标,个大味甜。在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以前的袖珍龙眼逐渐退出市场,大个龙眼逐渐替代老品种占据市场。就目前我们在市场上所见的龙眼,每一个都是拇指头大,一把一把地看着就非常有食欲了。

当下龙眼市场一天一个低价,收购商收购选择随着龙眼上市量增加而增多,压价现象已经开始出现,果农要卖果子只能摩托车拉着到处询价,运气好的遇上个高价那就要笑得脸都歪了了,要是没有遇上高价,最后只能无奈抛售了。

只有少部分人会选择继续捂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将大量的龙眼留下来晒干的,至少在果农眼里,赚当下的钱才是最实际的。如果留下来晒成干,做成桂圆,虽然市场有价,但是不一定有市场,卖不出去更糟心呢。

当下龙眼大规模上市,价格一天天便宜,喜欢吃的人可不要错过哦。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