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惊蛰期间为何容易上火、头疼、牙龈出血?惊蛰养生要怎么做?

“惊蛰”的含义是什么

“蛰”,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藏也”,《尔雅·释诂》则言“蛰,静也。” “蛰”本来描述的是一种现象,指在四季分明的地域,到了冬季,动物就开始伏藏和安静下来。
“蛰”字的构成,下面的“虫”,并非仅指昆虫,而是所有动物的统称。《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中,就有在不同的干支年份,毛虫、介虫、鳞虫、羽虫、倮虫等“五虫”繁育、活跃、死亡的记载,把所有动物都称为虫;其上面的“执”,则为音符,故古代亦有人将“蛰”读为“执”。
惊蛰,古代又称为“启蛰”,是指随着气温慢慢回升,天之阳气的生发,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树木长出新芽、开花,小草泛绿,冬季伏藏的动物也开始从土里钻出来,变得极为活跃,自然界一下子变得生机盎然。而这种特征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描述,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除了肉眼可见的大的动物外,还有很多看不到的微生物也开始活跃,如细菌、病毒开始苏醒。因此,春季也是很多疫病流行的季节。

人体如何感知惊蛰

惊蛰之后,阳气徐徐上升,人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有所体现:
第一,上火。由于阳气上升,部分素体阳气偏盛的人在容易出现火热上炎的征象,如口干舌燥、口腔溃疡、流鼻血、便秘等。
第二,失眠、头痛、眩晕。在人体五脏与四季的相应中,春天属于木,对应肝脏。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上升,阴血则会相对不足,因此,常出现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肝气欲升而不得升,出现肝气郁结,或肝热内郁,临床可见抑郁、焦虑、失眠等现象。而素有精神疾病的人群,此时精神疾病也容易加重。民谚素有“菜花黄,痴子忙”之说,即是指春季精神疾病易于复发。
二是肝阳升而太过,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眩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在春季,临床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容易升高。
第三,传染性疾病增加。万物复苏,细菌、病毒滋生,传染性疾病增加。在过去疫苗接种不广泛时,乙脑、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多在春季大面积发病,现在虽然这些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没有完全消灭,因此春季依然要谨慎。

衣食住行里的养生智慧 

我们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便是养生的真谛。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形神合一,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去养生必将事半功倍,得养生焉。
惊蛰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做到合理起居
1、晚睡早起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适宜晚睡早起,但不晚于11点,不早于6点。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2、保持心情愉快
建议每日2~3次听音乐,每次以3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戴耳机,避免外界干扰。不要总重复一首乐曲,以免久听生厌。
保持运动
惊蛰日,一年中初次阳气大动,可顺势早起,在春光中活动四肢。一动,阳气就升起来了。
1、多伸懒腰
伸懒腰可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春季早起,不妨多伸懒腰。
2、多散步
散步能消除疲劳,有助于健康。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有利于疏通全身的气血,生发阳气。
3、最佳运动:放风筝
春天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和运动,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而且对于强身健体、防病治病都有很大帮助。除了可以舒展筋骨、明目外,还可以有效调理神经衰弱、抑郁症等疾病。
注意饮食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1、养阳护肝少吃酸
饮食方面应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芥菜等。此时肝气正旺,易伤脾,故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甘淡之品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
2、滋阴润肺多吃梨
此时天气乍暖还寒,气候相对干燥,人很容易口干舌燥,可多吃多汁味甘有润肺滋阴功效的梨。但梨性寒,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生梨,可蒸熟后食用或煮水食用。
适合春季养生且润肺健脾的食物还有:百合、银耳、莲藕、山药、大枣等。
4、忌吃:动物肝脏、黄花菜、酱菜、鸡蛋、兔肉。
惊蛰养生,你都学会了吗?
分享给身边的亲友,一起享健康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