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二)后赵储位之争,及暴君石虎之死
相关推荐
-
骄淫残暴的大赵天王 同一个错误犯两遍 让宦官残杀自己的儿子
五胡十六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分裂时期,在东晋控制的地区以外,先后出现了20多个国家.作为匈奴别部的羯族在石勒的领导下,乘中原战乱之际,于公元319年自立为王,建立赵国,史称后赵.公元328年,石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四)冉闵的荣耀战绩史,以及与慕容恪的生死决战
上篇讲述了在暴君石虎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皇位自相残杀,冉闵趁乱掌握朝政,后来杀石鉴,于公元350年二月在邺城自立为帝,建立冉魏政权.新兴王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于是同年3月在襄国称帝,改年号为永宁.冉闵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五)悼武天王毁誉参半? 或许这里会告诉你…
在给冉闵盖棺定论前,我首先引用一段梁启超写的<李鸿章传>的绪论:"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 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虽然,天下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六)前燕鼎盛时版图,及鲜卑族、慕容姓氏的追溯
前燕灭冉魏后,进军中原,疆域版图扩大到鼎盛状态 在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四)里提到,公元352年四月,悼武天王冉闵与慕容恪在"廉台之战"中决一生死,冉闵以一万步兵激战慕容恪的十四万骑军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八)慕容廆韬光养晦,尊晋勤王,历经大战终称霸
迁都大棘城,励精图治,纳民与选贤任能 在上篇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七)里讲到慕容廆东伐西讨屡遭挫折,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向晋武帝司马炎称臣,实行韬光养晦的发展策略.于是在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四月,慕容廆派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九)慕容廆初创政权,'请封'燕王未果,抱憾而终
上篇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八)详细讲述了慕容廆历经的几次大战,尤其是在"棘城保卫战"中大败鲜卑三部联军,而始作俑者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率家族和亲兵数千人逃亡高句丽,其余部众和所辖地盘 ...
-
五胡十六国略谈(二十)慕容皝继位平叛内乱,受晋封燕王,迁都龙城
概略回顾"开篇以来"的皇位之争或内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自古以来,围绕皇位或继承人的权力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很残酷.虽然中原王朝也层出不穷,但中原王朝毕竟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石虎残暴习性的由来与'功劳簿'后篡权的野心
上篇讲到公元334年11月石虎篡权专政,废黜石弘,自立为王.称王后,石虎残暴的一面在施政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外穷兵黩武,对内严刑苛政,弄的民不聊生,父子之间相互猜疑,最后以致骨肉相残,兄弟相争,最后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三)石虎临终托孤,后赵陷入内乱,冉闵建魏灭赵
↓后赵武帝石虎↓ 自石虎篡权称王后,穷兵黩武.严刑苛政,残虐汉民,惨死于其暴政下的汉人百姓何止数十百万,因此民族矛盾愈发激化.石虎在世时,还能控制局面,压制住这些矛盾,毕竟他南征北战二十多年,军事能力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七)鲜卑慕容氏在早期崛起过程中遭遇的挫折
在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六)里大概谈了前燕"最辉煌"的时刻(详情后面的篇章里会专门谈),并追溯了鲜卑族的起源与慕容姓氏的由来.最后讲到莫护跋死后,由其子慕容木延统摄其部.魏正始五年(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