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纳米下药,注射可治皮肤癌

文/陈根

每年,全球有超过140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癌症,880万人将死于癌症,占全球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皮肤癌是最常见的被诊断癌症。美国五分之一的人会在一生中患上皮肤癌,非手术选择是有限的

近日,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经开发了通过简单的注射来治疗皮肤癌的方法。该团队发现,他们可以通过注射装载化疗药物的粘性纳米颗粒来缩小肿瘤。

在新研究中,耶鲁大学的团队调查了注射作为皮肤癌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针对鳞状细胞癌。其中,治疗皮肤癌药物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名为喜树碱的化疗剂,为了让它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来发挥作用,该团队将其封装在设计为“生物粘性”的纳米颗粒内,这意味着,它们将与癌细胞结合。

事实上,治疗成功的关键是纳米粒子生物粘附性也就是说,它们与肿瘤结合并保持足够长的附着时间才得以杀死大量癌细胞

为了比较,研究人员将相同的药物自由注射到没有纳米颗粒的对照模型的肿瘤中。该团队在患有鳞状细胞癌的小鼠中测试了这项技术。他们给动物注射了喜树碱——其中一组本身接受药物,另一组则以纳米颗粒的形式传递。

10天后,他们发现,在接受纳米粒子治疗的组中,50%的药物被保留在肿瘤细胞中。同时,在单独接受纳米粒子治疗的组别中,他们根本无法检测到药物。结果显示,当药物通过纳米颗粒递送时,肿瘤明显减少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治疗与另一种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药剂结合起来,以帮助抵御剩余的癌细胞。而这种联合用药的治疗小鼠,则比对照组存活的时间更长。

该团队表示,理想情况下,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皮肤癌的手术切除或全系统化疗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患者可能只需要去找皮肤科医生,接受一次注射。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该团队计划继续开发,着眼于最终的临床试验。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

(0)

相关推荐

  • 红细胞膜包裹Fe3O4/SiO₂/PLGA纳米粒子(细胞膜仿生)

    红细胞膜包裹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颗粒,金纳米棒颗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肿瘤细胞膜负载纳米囊泡,温水凝胶,白蛋白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巨噬细胞膜包裹上转换纳米颗粒,荧光量子点,PLGA纳米颗粒,二亲 ...

  • Acc Chem Res |纳米颗粒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撰文:kinidu IF=20.832 推荐度:⭐⭐⭐⭐⭐ 亮点 文章通过对超PH敏感(UPS)纳米颗粒的介绍,描述UPS对环境PH改变的独特的"全或无"响应,探讨如何利用UPS纳 ...

  • 癌细胞(PDTC)细胞膜负载顺铂纳米粒子PDTC@GNPs@Pt

    顺铂类药物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抗癌研究.通过负载顺铂类药物可以实现肿瘤组织的清除.作者进一步制备了负载顺铂的纳米粒子(PDTC@GNPs@Pt),体内动物实验表明,这种粒子具有优异的 ...

  • 在化疗的同时加热癌细胞大幅提升了化疗的效力

    majer @ 2021.01.09 , 12:03 根据UCL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在通过化疗靶向癌细胞的同时加热癌细胞是杀死它们的高效方法. 这项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 B卷上的研 ...

  • 解锁免疫细胞特殊功能:充当“司机”运送药物,直达肿瘤处杀死癌细胞!

    免疫细胞作为人体的防御警察,可以帮助我们击杀外来病菌以及变异的细胞,除此之外,它们还被医学家用来治疗多种临床疾病,帮助患者解决病痛折磨. 但是大家知道不,除了上述作用以为,免疫细胞还能充当" ...

  • 基于光激活金属聚合物的按需释放光敏剂和抗癌药物的顺序双模型策略

    化疗和光动力疗法的协同联合治疗因其能够增强抗肿瘤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成功地传递光敏剂和抗癌药物,同时尽量减少药物在脱靶部位的泄漏,仍然是一个挑战. 聚合物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载药能力, ...

  • 癌细胞无处可逃!新的成像方法在术中应用

    一种新的光学成像方法可以让外科医生在手术中更精确地看到癌变组织. 手术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外科手术的效果逐渐提升.然而,剩下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确保不会留下游离癌细胞,导致 ...

  • 陈根:什么药,抵消了运动良效?

    文/陈根 运动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运动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帮助循环,增加机体弹性.帮助放松.运动通过对身体不同部位的物理刺激,使得身体重新设计养分分配的固定模式,从而重新建立新的平 ...

  • 分清虚实对证下药  产后关节炎治速效

    老中医 15:01 月子病是指妇女在生产(包括小产)之后一个月内所受到的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疾患,在月子里没有治愈而留下的病症.妇女在生产后,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如果此时不慎使风寒侵入, ...

  • 陈根:HIV缓释注射疗法获得认可,一年只需摄入12天

    文/陈根 自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次报道艾滋病(AIDS)以来,此后40年时间里,这种病毒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600万人感染艾滋病. 由于引起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 ...

  • 陈根:携药微胶囊对抗脑瘤,精准给药显示抗癌希望

    文/陈根 精准医疗作为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上被学界看好.实现精准医疗有两种手段,一是使用机器人的物理手段,精准去除异常细胞: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精准投放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 当 ...

  • 陈根:软射线无损跟踪纳米载体,精准给药再进一步

    文/陈根 近年来,基于纳米颗粒的靶向药物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青睐.纳米载体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寻找合适的分子构建一个纳米尺度的药物运载体,使其能够靶向定位药物的作用点. ...

  • 陈根:沿血管逆流而上,纳米粒子精准给药

    文/陈根 通过血液流动来定向输送纳米药物颗粒是未来精准医疗的被看好的方向,在这样的基础上,现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提出了能够"逆流而上"的新方案.这些微型载具将被引 ...

  • 陈根:纳米颗粒精准给药,癌症治疗或将免于副作用

    文/陈根 由于癌症在基因水平上的千变万化,至今,医学上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和手段仍非常有限.事实上,除了免疫治疗,放疗和化疗依旧是对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 但同时,许多用于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 ...

  • 陈根:开发三维肿瘤模型,个性化治癌再迈一步

    文/陈根 癌症作为一类复杂疾病,是多种疾病的统称,包括肺癌.胃癌.肠道癌.皮肤癌等.这些癌症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细胞的异常增长.因为这些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所以被称为癌细胞. 目前,人们对癌症的病因 ...

  • 陈根:新型“分子镊子”,帮助对抗耐药细菌

    文/陈根 一直以来,医学人员都在与细菌感染作斗争,抗生素是斗争中一把锋利的武器.然而,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部分细菌产生变异成为了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获得,也会传给下一代. 同自然界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