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下之战,朱毛红军陷入绝境,李文林:欢迎来到灰色根据地

(0)

相关推荐

  • 《瑞金风云录》第一回 下井冈五战失利 进瑞金一战奠基

    瑞金风云录 (一) 朱家柏 刘 良 专家云: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 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在以瑞金为 ...

  • 龙源口大捷(1928年6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六

    --这是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仗:这是朱德军长亲自提着机枪冲锋陷阵的一场激战:这是涌现出人民英勇(马奕富)舍身堵敌人机枪枪眼的一次鏖战.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率领的起 ...

  • 创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全面复盘龙源里战斗

    网上各种讲述井冈山斗争的文章层出不穷,特别是几次经典战役过程描述的非常精彩,但我认为战史类文章,打开一看连攻守双方形势图都没有的,不要浪费时间去看它.这样讲打仗,作者很可能就是从其它地方照抄的内容,没 ...

  • 五、红五军上山

    1928年7月22日,湖南国民党独立五师一团团长.共产党员彭德怀,组织发动了平江起义.随即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邓萍任参谋长.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行 ...

  • 《四渡赤水》:电影中的大历史(五)

    进入黔西南后,中央仍没有做出入云南的决断.要知道,中共肩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要发展壮大,扩大影响,没有一个好的根据地是不行的.而建立根据地,又需要一定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人口条件支持.中共和红军被 ...

  • 红四军的创建与发展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追根溯源,探寻人民军队定型的过程,就必须 ...

  • 生于1902死于1930,我曾是井冈山上一名捍卫盐的战士

    盐 --为一位红军烈士代写的"自述" ■江 子 一 我曾经是湖南桃江县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一个在南方的水田里奔跑玩耍的男孩. 我有一个任过湖南江道区司令官的父亲,这也许是我与其他农 ...

  • 世界史诗长征(一)

    "难不难,看看井冈山:苦不苦,想想两万五."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对于这段历史,大部分人的了解只停留于影视层面,老黄为 ...

  • 铁纪如山

    铁纪如山 刘述涛 一 1927年的10月23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后的部队在国民党部队的前拦后堵之下,来到了遂川县的大汾镇.在安排好岗哨之后,这些又饥又饿的战士们只想着快点睡去,好忘记来自于肚子里饥饿 ...

  • 开国上将李聚奎回忆录里的宁冈朱毛和彭德怀会师

    11月下旬,起义部队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向井冈山进发.这时,红五军已将原来的5个大队合编为3个纵队.其中,第二纵队由黄公略带领,在平浏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第一.第三纵队是红五军的主力,由彭德怀.滕代远率 ...

  • 龙源口大捷

    湘赣边界的红色风暴,越刮越猛,令国民党反动派坐立不安.1928年6月中旬,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奉蒋介石之命,重振旗鼓,以第九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率九师三个团,加上惨败的杨如轩二十七师的两个团,共五团 ...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盛时期( 1928.4-1928.7)二、割据区域的拓展与边界特委的成立

    二.割据区域的拓展与边界特委的成立 1.会师后的军事斗争 两军会师后,大大增强了根据地的军事实力,也引起敌人的惊恐.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根据蒋介石的电示,下令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即刻对井冈山根据地&quo ...

  • ​朱德的扁担

    1928年的井冈山上,每一张表情都是欢天喜地的.毛泽东同志的双手和朱德同志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是两股革命力量抱成的团,一个代表着工人阶级,是锤头的化身:一个代表着农民阶级,是镰刀的化身.他们合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