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正好写“诗”的年纪

正好写“诗”的年纪

一九八三年出生的我,不惑之年将至未至,刚好遇上了“诗”,像是碰见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忽然有一种“无话不说”的冲动。“诗”给了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写“诗”成了我主要的生活方式。

(一)

虽然我不是“诗人”,但我爱写“诗”。我是一个他乡漂泊的人,经常思念亲人、思念爱人,就因为这份思念,我爱上了写“诗”。用最简单、最美的文字表达思念之情。我也固执的认为,只有“诗”,可以和“思念”媲美。

时光荏苒,思念也会“长大”,然后“年老”,最后被“埋葬”心里,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梦啊。刚好这个年纪,我的梦又发芽成“诗”――

七绝·相思

对花对月对心思,应景应情应那时。

海角天涯何去往,佳人梦里共相知。

(二)

二零一七年我开始学写“诗”,从一段缘份开始的。那时我在“朋友圈”有写“诗”,有个老师看见了,说我这么爱写“诗”,就给我引荐了一个老前辈,当我的“师父”。第一次见“师父”,感觉他激情四射,完全看不出他已是古稀之年。他知道我来意,见面就跟我讲诗词创作,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临别还送我书和教案。一年后,我拿着一百首诗稿去拜访“师父”,本想让他能指点指点,他就给了一句话,“有点自己的味道”。

“师父”说过,写“诗”就是写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我一边写自己的生活,一边领会“师父”说的话。当生活的点点滴滴浮现眼前,时光就像一片涌动的大海,心潮澎湃,“诗”的律动。到了这个年纪,我对生活的体会,多了一份感恩之情。与“师父”的相识,因为“诗”的缘分,想起“师父”带我参观的“两帝一师”故居、给我讲的“赵家堡”故事、请我吃的“石榴填鸭”种种,然后写成了“诗”赠予“师父”――

新韵诗·游金漳浦

梁山鹿水已不凡,又许人文千百年。

蔡姓门牌皇御匾,赵家城堡宋王关。

杜浔酥味宫庭爱,石榴填鸭宰相馋。

异域风光六鳌角,传奇丹灶葛洪仙。

蓬莱深处清泉洞,不二门开海月岩。

赤岭湖西畲族寨,锦江南浦土楼圈。

紫微妈祖沉香塑,雨霁三神石砌坛。

万亩花都来马口,一方火岛在亭前。

书香入户佛昙地,茶韵闻名天福园。

遍看四乡十七镇,多情漳浦美如篇。

(三)

我写“诗”只是为了记录生活。和家人聚少离多,在一起的时间,一年不超过两个月。女儿从出生到上学,基本没有我的陪伴。没见她哭几次、没教她说话、没扶她学走路,我忽然发现她就长大了。有一次,女儿打电话跟我说:“月季花开了。”我愣神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几个月我们栽种的月季花,现在花开了。

女儿看见花开了,第一个想的就是给我打电话,我很受触动,这些年来,我“欠”家人的实在太多。我把思绪编织成“诗”,这也是陪伴家人的方式――

七绝·喜闻月季花开

喜闻家中月季开,满室花香是我栽。

妻女欢心怜夏好,秋思不语寄窗台。

(四)

学“诗”三年来,我也写了不少“诗”。说来惭愧,现在自己还只是“入门”阶段。“师父”曾说过,“写诗最简单”,但要写好,还须下功夫。为了寻找写“诗”的灵感,我买来了《诗经》《离骚》;为了学习“诗”的技巧,我也学习了杜甫、陶渊明、杨万里等。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体会,我觉得,“诗”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声音。灵感、技巧不在书本上,而是在书本之外。也有人说,我写的过于“生活化”,不像“诗”;而我看到的,“人间烟火”也充满“诗意”。

这不应该是,这个年纪的人对生活的体验吗?我写“诗”,我觉得幸福。这也是我写“诗”的体会――

七绝·学诗初体会

初学诗词韵未成,如何章法写人生。

寻常日子寻常事,读入心声才动情。

(五)

我现在写“诗”,比以前慢多了。之前想着多写、多练习,以掌握“诗”的技巧。现在回过头来看,“诗”最不需要的就是技巧。今年元旦,我第三次拜访了“师父”,我问:“写诗是对生活的沉淀吗?”“师父”说:“诗不是总结性的东西,只是一种体验。”我又问:“体验生活吗?”“师父”答:“体验通人性的东西,说成提炼更妥帖。”我明白了,原来“诗”所讲的“起、承、转、合”,就是由“物”向“人”通达、由“自然”向“人性”通达,这个“通达”的方法就是感悟和提炼。那天,“师父”还特意邀来几位要好的“诗友”,我们聊了一个下午。

从他们言行举止间,我深深体会到:写诗,其实也是一种修行。那天回来路上,我把一天的见闻写成了“诗”――

五律·元旦城中随想

城中无景色,到处不悠然。

人海匆匆客,光阴浅浅篇。

高楼窗户影,平路尾车烟。

山水寻他远,我心一片天。

(六)

回想我学“诗”的历程,会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正好我需要、正好“师父”教、正好不惑之年,好像要我正好这个年纪遇见“诗”。“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境”。我觉得,“四十而不惑”应该是写“诗”最好的“心境”吧。经过那些无忧、轻狂和懵懂,一步一步沉淀下来……正好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向前是“拐点”,回首又“可见”。如果说,青春是“一首歌”,那么,中年刚好是“一首诗”。

心境不一样了,生活的色彩也不一样了。即使雨天,也可以有“诗”意,不是吗?――

长律·晚归逢雨

此冬偏少雨,寒气不多侵。

入晚看云黯,上山逢雨淋。

穿林何急急,趁夜未深深。

听雨轻敲叶,和风好伴音。

独行如惧黑,寂寞怎倾心。

身外空无物,跟前路有垠。

即来雨中走,当把诗意寻。

也学东坡韵,阴晴俱笑吟。

(七)

正好写“诗”的年纪,学会了用“诗”解读生活。平凡日子,寻常生活,日复一日——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吵吵闹闹,早中晚、家庭单位菜市场,熙熙攘攘……或许有人会说,生活“油腻烟火”,哪里有“诗情画意”?

我想,每个人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不管白天多忙多累,到了夜里躺在床上的时候,自己是最轻松、最自由的。梦里醒来,又是全新的自己,面对全新的一天。这不是一首“诗”的解读吗——白天黑夜遵循“平仄”的关系,梦是“韵脚”,生活“油腻烟火”也成一种“粘对”关系啊。“诗”总让人联想,一天早中晚是“诗”,一年春夏秋冬也是“诗”,一辈子生老病死也是“诗”啊。

有人说,生活是一门艺术。我想,它应该是一门“诗”的艺术吧――

七绝·记不惑之年

学做他人求富贵,半生又得什么成。

终究日子无捷径,苦辣酸甜须一程。

(八)

当然,最值得庆幸的――正好写“诗”的年纪,遇见需要“诗”的时代。新时代每个人都有了一个“梦”,而且都正在追梦的路上。在这美好时代,何不趁现在学好“诗”、读好“诗”、写好“诗”呢。

现在的我,自觉不自觉地去寻找,寻找写“诗”的灵感。生活里有“诗”,“诗”里也有生活。我每次写出一首“诗”,我觉得,它就像梦里开出的一朵花儿――

七绝·有诗入梦来

梦里繁星照面来,似曾有契自琼台。

不将世事分忧喜,只把时光抱入怀。

插图 / 网络

作 者 简 介

覃金诚,网名:爱在云端。1983年9月出生,新厦门人,诗歌初学者,“之乎吟古韵,风雅觅知音;相忘凡俗事,多情学作文。”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梁会娟  孙  丝

(0)

相关推荐

  • 七绝·月季花

    #暴风眼征文大赛# 七绝·月季花 作者:李本柏 人间四月尽芳菲,散发幽香令蝶追. 春去莫愁无秀色,魂牵梦绕伴蔷薇.

  • 【七绝·月季花】(平水韵)

    [七绝·月季花](平水韵) 芳心任却四时风,顾自花开逐月红. 斗菊迎梅谙郁馥,艳蕊传香意无穷.

  • 【七绝·月季花】之三(平水韵)

    [七绝·月季花]之三(平水韵) 少女多情自发春,花开艳蕊四时新. 攀缘直欲逢知己,努力传香任苦辛.

  • 月季花三首(七绝)

    月季花三首(七绝) (原作2013.7.23,2021.7.23修改发头条) 暮色苍松(北京) 一 粉白红紫艳缤纷,沐雨临风别样新. 不屑他花浮浪色,收拾四季美如春. 二 骄阳似火弱枝斜,绿颈低垂傍径 ...

  • 七绝:咏月季花

    博主近照 七绝八首:咏月季花 文/居绍芳 一 谁说花无百日红,此生已诺嫁春风. 娇容伴月含羞笑,一样芬芳四季同. 二 漫留春色舞葱茏,催吐繁枝花底风. 何必东君相与策,佳人季季自然红. 三 孤雁格 多 ...

  • 【七绝·月季花】之二(平水韵)

    [七绝·月季花]之二(平水韵) 氤氲四季簇芳丛,竞艳如春弄蕊红. 粉面妖娆撩意韵,不教闲却老诗翁.

  • ​【七绝·月季花】之四(平水韵)

    [七绝·月季花]之四(平水韵) 月季花开色似金,招财进宝递佳音. 风盈瑞气传香事,逐乐追欢共赏心.

  • [随笔]《诗人街》是向所有写诗爱诗的人致敬的一部书

    <诗人街>,是向所有写诗爱诗的人致敬的一部书    只有深入诗,广泛阅读诗,诗人才有可能找到写诗的感觉.要想写好诗,除了阅读还不行,你还要深入思考你与诗的内在关系.诗,任何一首诗都不是独立 ...

  • 年纪大了容易被感动, 奇幻爱情电影《为你写诗》, 整体像学生作品

    看的电影多了,你会发现新导演也越来越多了,最近上映的一部新导演处女座<为你写诗>,整个看下来像是一部学生作品,年龄大的人可能容易被感动.作为一部奇幻爱情电影,一看就是小成本电影,大部分陌生 ...

  • 随笔||写诗 · 无眠

    写诗 · 无眠 我想把生活写成诗,诗却让我陷入无眠的夜. 夜里想着白天,想不出今天与昨天有什么不同.想到更久以前,好像也就一天天过,吃饭睡觉.上班下班,除了寻常还是寻常.前些天阴雨不断,这几天又艳阳高 ...

  • 别人已经开始钓鱼的年纪,他还在写诗

    人到中年百事哀. 昨晚在B站翻了一下自己的粉丝构成,虽然我只有1.7万粉丝,但其中40岁以上的人就占到了40%以上,顿时让我对自己这个号的商业前景感到悲观. 好在还有善解人意的网友安慰我说,也不是一点 ...

  • 【近朱成玉·看图写诗】(第201期)灰尘中拨弄往事的弦 “少一根,正好”

     琴 ◎叶子 屋角挂着一把陈旧的琴 寂寞 灰尘中拨弄往事的弦 你说,"少一根 你来了,正好" 沉默中,风乍起 "天凉了,快去关窗" 天空有浮云流过,匆匆 空荡的 ...

  • 周志贤 | 写诗随笔之一:仿写

    周志贤 | 写诗随笔之一:仿写

  • 散文随笔:为你写诗(原创)

    文/丽丽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 星落,一念,泪成殇.抚一曲长相思,孤灯,小案,执笔天涯.烛红,素衣,庭前月.折一枝红豆,征雁,锦书,倾诉愁肠. 又是一个秋啊,年年 ...

  • 喜欢写诗又不懂格律规范?了解这些知识,会让你有质的飞跃

    中国曾是诗歌的国度,在古代会写诗,那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文臣还是武将,男人还是女人,都爱写诗. 平民百姓张打油就因为喜欢写诗,成了"打油诗"的鼻祖,事迹流传千 ...

  • 作品选集|大亚湾区好写诗 文/彭佑明

    大亚湾区好写诗 ◎彭佑明 1.居公园上城感怀 一 红花绿树绕丛楼,香气芬芳扑鼻头. 谁晓老年来此处,好山好水任周游. 二 晓霞喷日天铺彩,庭院广宽环境优. 虹道环形人跑步,侧身而过笑相酬. 三 驿站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