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景净化冠名】无惧三元! 储能将成磷酸铁锂重要潜在市场!

今年以来,三元电池备受热捧,根据起点研究统计,2017前三季度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31GWh,其中,其中NCM(镍钴锰)占比49%,LFP(磷酸铁锂)占比40%,LMO(锰酸锂)占比8%。与此同时,根据国家规划,2020年,要实现动力电池350Wh/kg的能量密度,2025年目标为400Wh/kg,2030年目标为500Wh/kg。

  

对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的倾斜,使得许多企业及市场将目光转向三元体系,而磷酸铁锂电池似乎有些许冷落。

  

其实不然,尽管三元体系能量密度更高,且提升空间更大,但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优势明显,在能量密度上也仍有提升空间,更重要的是,在短期内,客车市场三元对磷酸铁锂的替换并不会表现出来,而磷酸铁锂还拥有储能这一巨大的后期潜在市场。

  

因此,磷酸铁锂与三元各有千秋,且前者前景相当可期。

  

三元电池优势明显,但成本骤增

三元电池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2016年年初,工信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口头发出三元电池暂停用于纯电动客车的禁令,一时之间令三元电池备受打击。然而,今年以来,随着政策对三元电池的放开,以及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三元电池因能量密度高的优点被寄予厚望,但不可忽视的是三元电池安全性差。

  

据悉,目前三元电池的实际平均能量密度在180~190Wh/kg,相比磷酸铁锂提升幅度为20%~50%。

  

需要注意的是,三元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的锂电池。

  

据统计,三元NCM(镍钴锰)目前有333、523、622、811四种型号,作为主要活性元素的镍含量越高,电池的容量优势越显著:

  

目前,三元电池企业主要应用的是NCM333与NCM523,NCM622已经进入部分企业的供应链体系,NCM811处于研发阶段。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原材料价格轮番上涨,三元电池价格被迫上涨;另一方面,原材料钴为战略矿产资源,供应紧缺,今年以来价格一路猛涨。综合来看,高镍低钴将成为未来三元电池的发展方向。

  

磷酸铁锂价格优势凸显,市场巨大

     

磷酸铁锂电池是我国主流的技术路线,尽管其能量密度虽不及三元电池,但其安全性普遍被认为要好于三元锂,这是磷酸铁锂电池仍然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另外,正极材料成本占锂电池总成本的30%以上,而磷酸铁锂资源丰富,且磷、铁相对价格便宜,因此,磷酸铁锂价格优势将会凸显。

  

据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储能市场的容量将超6000亿元,到2020年,我国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50GW,储能投资建设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而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渗透率正在提升,且储能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政策逐渐明朗,市场将加速扩张,

  

磷酸铁锂安全性高、原料资源丰富、成本容易控制等优势是三元材料难以比拟的,因此向储能领域转移优势更加明显。这就意味着,储能市场将成为磷酸铁锂重要的潜在市场,有利于构造全新产业链条。

  

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各具优势,目前来说三元的市场占比在不断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磷酸铁锂势头减弱。

  

行业龙头比亚迪日前在某论坛上表示,未来公司磷酸铁锂和三元体系将长期并行发展,在正极材料开发方面,磷酸铁锂材料将向空间利用优化、高压实、高比容量发展,三元材料则向高电压、高镍、低成本方向发展。笔者认为,三元与磷酸铁锂各有千秋,而磷酸铁锂凭借巨大的储能市场,未来将与三元平分秋色。

郑重声明:锂电大数据(http://www.qd-lib.com/)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未经许可授权,禁止第三方以任何形式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