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事五问 | 关于粮食,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什么? 2024-04-10 14:05:35 农视网《粮事五问》系列专题已经到了最后一期,前面我们谈了我国粮食产能、进出口贸易情况、收储制度、粮食损耗等,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了我国粮食现状,综合来看我们的粮食安全是可以保障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可以高枕无忧。关于粮食问题,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什么呢?01病虫害防治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总要求是“三稳”,即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稻谷和小麦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从当前苗情来看,夏粮长势良好,这让全年粮食总产量有了基础和保证。但今年病虫害问题比较严峻,根据农业农村部和专家监测,2020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呈偏重态势,程度可能重于去年。今年草地贪夜蛾卷土重来,虫情比去年早一个月,小麦条锈病也是近10年来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为了夺取夏粮丰收、赢得全年好收成,防治虫害的任务十分繁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另外这段时间大家对非洲蝗灾都非常关注,沙漠蝗危害力度很大,给多个国家的农作物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不过据专家分析,沙漠蝗迁入我国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当前已经在云南省等边境处设下了监测网,因此蝗灾对我国农作物生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这一点倒不必过于担心。草地贪夜蛾、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可以说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短期目标。长期来看,我国虽然是粮食大国,但并非粮食强国,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比,我们的粮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如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提高粮食竞争力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要努力的方向。02去库存我国粮食竞争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粮食产量,对粮食生产过多地从数量上进行要求,而忽略了品质的追求。在追求数量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粮食包括口粮的积压,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户手里的新粮无法顺价出手,这不仅影响到种植户的效益,也使得市场上流通的陈粮越来越多。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粮食还是新收获的好吃,陈粮的口感等品质都会大打折扣,而且三年以上的陈粮一般是不可以直接食用的。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去库存”是当前的一大重点,国家这几年已经在有意地去掉多余的粮食库存了。去库存最先是从玉米上下手的,2016年取消玉米最低收购价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工业消费是玉米去库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央部委大力鼓励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发展,譬如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扩建淀粉糖、氨基酸等精深加工项目等等,当前玉米去库存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玉米价格开始回升,种植效益有所改善。同时稻谷和小麦也面临高库存的压力,未来几年在去库存的政策鼓励下,效果也将显现出来。03调结构和“去库存”相辅相成的就是“调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动力是市场上消费需求的转变。为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粮食品质的追求,只有对粮食生产从结构上进行调整和把控。玉米主要是降低非优势产区的面积,截至目前,玉米的播种面积已经连续四年调减,国内玉米已由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格局变成产不足需的态势,当下需要做的是巩固非优势产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成果。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视网“调结构”,于稻谷而言,是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需求量大的优质稻米的生产,于小麦而言,是减少水资源紧缺地区的种植面积,增加高筋、低筋等专用麦的种植面积。以2018年为例,非优势区水稻播种面积调减800多万亩,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调结构带来的终端变化,消费者应该感知得比较明显。以大米为例,我国以往有“南籼北粳”的格局,籼米产量高但品质较低,粳米产量虽低但口感好,属于优质大米。有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现在你家吃的米越来越多是东北大米,即使是南方的朋友,也更多地吃到东北粳米了,这就是结构调整带来的改变。有“调减”,也有“调增”。在《粮事五问 | 既然口粮够用,为什么我们还是粮食进口大国?》一文中介绍过大豆的供给情况,目前国内大豆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所需,要靠大量进口来弥补,以2018年为例,我国大豆总消费量是10470万吨,总产量为1600万吨,进口8806万吨,占到国际大豆贸易的六成。国家近年来对大豆非常重视,从2016年起,大豆播种面积、产量就开始连续增加。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正式提出大豆振兴计划,从技术、结构和政策多途径地促进国产大豆的发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视网 赞 (0) 相关推荐 全球粮价连涨10个月,我国粮食进口量大涨400%,为何粮价不断跌? 一.粮价"10连涨" 从近期FAO的数据显示,3月份国际粮价再次上涨,这已是第10个月涨价,创下自14年6月以来的最高价,预报2020/21年谷物销量上涨27.77亿吨,较上一年度 ... 官方证实:我国稻谷、小麦库存都能够满足1年以上需求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安全警戒线水平,稻谷.小麦库存都能够满足1年以上需求. 据悉,自今年 ... 玉米都开始收了价格不高 小麦秋播敢不敢多种点?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玉米主产区陆续进入了秋粮收割的工作,部分地区的早熟玉米已经批量上市,市场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 据来自粮油市场报的报道显示,9月8日,辽宁锦州元成率先挂牌收购新季玉米,二等粮源标 ... 经济会议重点提到种子行业,跟风分析一下隆平高科 miki丨前言 本文分析种子行业龙头隆平高科.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成为明年中国经济八大重点任务之一. 面对美国正对中国进行的全方位多领域 ... 去库存执行第四年 我国粮食库存下降势头明显减弱 日前,作为国家粮食购销政策执行主体的中储粮公布了2019年的购销数据. 根据中储粮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19年度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粮食3747万吨,同时,全年政策性粮销售4657万吨. 从近三年 ... 美国等粮食大国无序抢占全球出口市场成我国玉米去库存最大阻力 主标题: 最低收购价导致全球小麦供应过剩--这么无耻的说法谁提的? 早在2016年10月份我国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出台之际,就有媒体指出:(这一定价)几乎可以确保让中国的供应过剩情况,至少在明年继 ... 玉米价格达历史高位 养殖业玉米深加工是否会再受限制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 ... 新观察:粮食安全短板效应初显,玉米价格上涨蠢蠢欲动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 ... 中国到底缺不缺粮?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受了疫情.洪灾.台风.降雪以及草地贪夜蛾等重重考验,仍有望再次获得丰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有望再超6.5亿吨,谷物供应充足,中国有能力端牢饭碗 ... 无须担心食品供应 去年我国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 今日,又一个东南亚地区的大米出口国加入了限制大米出口的行列. MyanmarTimes4月3日报道,缅甸商务部的一位高级官员说,商务部暂时停止发放大米出口许可证.据悉,缅甸的大米主要出口到亚洲.非洲和 ... 进口粮食从救命粮转向吃好粮:我们的优质粮油在哪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在其官方网站表示:"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保护最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否则我们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 联合 ... 需求疲软偏遇全国清仓查库 麦收前国内小麦价格堪忧 最近一段时间,玉米价格跌的是让人没脾气,谁也不敢轻易言底,这不刚刚玉米价格有点起色,立马中储粮库存拍卖,让本就极度虚弱的市场在下一层.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这边玉米价格跌跌不休,那边小麦也是一反常 ... 今年前九个月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已超亿吨 小麦玉米大豆或创新高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 ... 小麦替代玉米之后是两者价格的双双下跌:还怀疑中国粮食够吃吗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 ... 粮库里宝贝真不少:13年大豆、12年菜油、还有11年的进口豆油 俗话说,酒是越陈越香,但你听过粮食越放越好吗? 根据来自每日粮油的最新消息显示,7月1日在国家粮食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及联网的各省(区.市)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组织开展国家临时存储进口豆油竞价交易,委托/实 ... 玉米大豆稻谷价格上涨 今年秋粮收购与往年有哪些不同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 ... 抢粮大战如火如荼,全球粮价大涨,2021年粮价或还要涨 2020年我国粮食的整体市场都迎来了涨价,其中大豆报价从年初的1.6-1.7元每斤涨至如今的2.7-2.8元/斤,玉米价格从0.9元/斤涨至1.5元/斤,稻谷价格平均涨幅为10%以上,小麦价格上涨了5 ... 玉米价格上涨骑虎难下:小麦稻谷公开拍卖成关键 进口之门难开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