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严管,小时候舍得“扎针”,长大后,孩子才能“吃糖”。
作者 | Gloria
来源 | 男孩派(ID: boy666dj)
昨天,邻居家的爸爸,和初三的儿子打起来了。


管教孩子,一定要趁早
5岁的儿童对权威的服从主要出于行为定向(害怕惩罚)以及身份定向(对方是大人的身份)的考虑;
10-13岁的儿童对权威的服从则主要从知识定向的角度来出发(对方是不是大人已经不重要了,以理服人最重要)。
换句话说,孩子越小越好管,是因为怕被罚;越大越难管,是因为打死也不认输。


孩子12岁后
“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
所以,孩子教育要分年龄段,小时候斗勇,大了要斗智。”
“虽然我小时候做过那么多坏事,但你们一直爱我,而且对我有信心,相信我是一个善良,有才华,且充满巨大潜力的好人。
你们的耐心和包容,还有从未放弃的态度,让我也从未放弃过自己。”
在这封信里,我们可以看出,对孩子来说,比起唠叨和打骂,父母这样做更能进入孩子的心:
示弱拉近关系,父母小时候也做错过;
接纳并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
给予孩子持之以恒的爱与信任。


好的教育: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