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牛粪

(0)

相关推荐

  • 印度的泼粪节算什么, 日本这个节日才辣眼睛, 网友: 不愧是日本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元素的一个国家,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今随着旅游业和网络通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风情习俗被人们皆知,就像我国傣族的泼水节,你知道它起源于哪里 ...

  • 印度泼粪节上的狂欢!史诗大场面:粪便满天飞

    据印度南部Gumatapura村开始了一年一度的 "戈尔哈巴节",俗称"泼粪节". 报道中指出,牛粪在节日前就会被人们大量储存起来,作为狂欢时的"弹药 ...

  • 【散文】虫事(二)

    虫事(二) 3.叽呀释 叽呀释就是知了.搞不清楚知了为什么就叫做知了.有人说,知了的叫声是"知了知了",所以就叫做知了.知了,那是有文化的人给起的,多少有点嘲笑知了不谦虚.爱卖弄的 ...

  • 失窃800公斤牛粪居然招致警方大搜查?牛粪,在印度的地位不一般

    据印度媒体报道,6月23日 ,印度恰蒂斯加尔邦一村庄里的800公斤牛粪被盗走,当地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搜查,不过,时至今日,嫌犯仍没有落网. 据称800公斤牛粪在印度的价值约有1600卢 ...

  • 圈牛拾粪的日子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较艰苦,许多人家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粮食已不多了,没办法就得靠政府下拨的返销粮度日子,过生活,家家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更不敢奢望吃大米和白面了. 那时我家是 ...

  • 郭宏旺:三 九 天 里 一 缕 暖 阳

    (图片自网络) 三九天里一缕暖阳 郭宏旺 北方民谚说:三九四九,呀门儿叫狗.此时该是晋北最冷的时节. 小寒至,三九临,天气极冷属于正常.晋北地区骤然降温,直至零下三十摄氏度,冷得太纯粹,冷得太出乎意料 ...

  • 吃这样的火锅,保证会让你终生难忘

    在黔东南地区,有一种火锅叫"牛粪火锅 ",也叫"牛瘪火锅",被当地人视为美食,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最正宗的牛粪火锅. 先看看这火锅的样子,你敢吃么?有胃口吗? 做 ...

  • 亚凌随笔:母亲的“理论”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l ...

  • 谜徒拾忆1503-14

    76.牛先生午前来包头(8笔字) 77.一点从包头去鲁南(12笔字) 78.午前要用鬼头刀(9笔字) 79.马上去找工头(少笔字) 80.三人一直在组合(8笔繁体字)

  • 谜徒拾忆1503-15

    81.回到南京已三点(13笔字) 82.先生进了山谷中(4笔字) 83.两人去村头(9笔字) 84.下午去南市买馒头(8笔字) 85.从十点开始复习(14笔字)

  • 校园文学 | 重拾信心的那一刻 | 作者:王子菡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赛诗会第1258期】踏浪拾花 杨玉辰 宋有荣 马炳礼 王志毅 郑相豪 于占海 王保生等

    【赛诗会第1258期】踏浪拾花 杨玉辰 宋有荣 马炳礼 王志毅 郑相豪 于占海 王保生等

  • 60后农村人的记忆:拾粪,只为地里土壤肥活,庄稼长得壮硕

    粪,对于现在的农村年轻人来说,或者对于从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城里人来说,都是非常嫌弃的一种东西,但曾经,拾粪也是一种农活儿,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小时候都曾做过的事儿,就算是没做过,农村的60后.7 ...

  • 王鑫:拾耳朵

    拾耳朵 文/王鑫 外婆总说:"指月亮的话,会被割耳朵的." 那时我会很害怕地将手缩进外婆的怀里,外婆也总会发出"咯咯"的笑声. 乡下的九月份,桂花香气遍布了整个 ...

  • 山中拾趣之三 拈花惹草

    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千岩与万壑,焉得穷曲折.  烟霞涤荡久,亦觉心胸阔.所以闭柴荆,微言终日阅.  这是纪晓岚专门为自己的书房"阅微草堂"写的一首诗.  阅尽世间冷暖百态,方知 ...

  • 浦江廿九间里,在浪漫文艺的古宅里重拾儿时记忆

    四方的天井.古老的门墩.高高的马头墙--这是廿(niàn)九间里给我最初的印象,仿佛徽州的西递与宏村般让人痴绝生梦.在烟雨弥漫中,清新的空气交织着古宅经年的味道.沿着斑驳的老墙,踏上百年的青石板,穿过 ...

  • 【当代诗人】周瑞红|《春花夏拾集》

    [作者简介] 周瑞红,别署知畏斋,晋仇犹人.学诗十余载,无一字可传,聊以自娱耳. 一 春花夏拾集 凉台一隅有芦荟默默无闻,诗以咏之 本根来异域,适所适偏安.侷脊瓦盆内,比邻君子兰.性寒痊疾疢,味美佐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