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 提到“五曜”,就要谈到“五纬”。“五纬”亦称“五星”,即太阳系里的水、金、火、木、土(此处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下同)五大行星的合称。中国“五星”的称法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四、五百年,这五大行星古称分别为“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后来这些渐渐成为古人对这些行星的最常用的名称。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相应的名称来历: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水星”名为“辰星”。“水星”用肉眼是比较难观测到的,因为“水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最小,是地内行星,一般都是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太阳的强光盖过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几天的条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观测到“水星”。“水曜”也者,又名“辰星”,黄道五曜之一,掌明界诸水凛冽之气。 在国外,“七曜”也是相当出名的,很多地域以“七曜”代表一个星期的七日。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称“月曜日”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36637;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称“火曜日”;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称“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称“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称“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称“土曜日”;太阳神主管星期日,即称“日曜日”。“七曜日”分别代表一周七天的叫法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古巴比伦出现了一个星期分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为一个月。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七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金、木、土七个神。七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

    水星的英文名字是什么?
      水星的英文名为Mercury。Mercury乃是罗马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说白了就是主要负责跑腿给主神送情报的,所以是神话里面最能跑腿的。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离太阳最近的天体跑的最快,因此以Mercury命名水星实属合情合理。Mercury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Hermes。 
     金星,古代称为太白,长庚 或 启明星。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夜晚的星空中,它是五大行星中最闪亮的一颗,白光灼灼,而金星在五行中对应的颜色为白色,因此,给启明星冠以金星的称号再合适不过了。 
     火星,古代叫荧惑。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火星在太空中是一颗表面覆盖氧化铁的星球,看起来是红色的,火在五行中对应的颜色为赤色,因此,荧惑获得“火星”这一名字,简直不要太完美。
      木星,古代又称为岁星。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可能古人观察到岁星呈青色,便和木在五行中的颜色属性为青色联系起来,因此岁星就有了“木星”的称谓。 
     土星拥有着美丽的土星环,在古代被称为镇星。是罗马神话中的农神萨图努斯。由于古代人们观察到土星呈黄色,因此便和土在五行中对应的颜色属性黄色联系起来,于是,“土星”这一名字便流传开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