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此帖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帖,行书必学经典!



米芾,可谓北宋书画界的天才,其山水画因其大写意之风,被誉为“米家山水”,而其书法因其癫狂个性和不拘一体被后世称为“米体”,可见功力。米芾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因其为书痴迷,癫狂而怪诞,米芾又被人称为“米疯子”。据传,米芾路遇石头,膜拜不已,遂称石头为兄,可见其为书而痴,为人而痴之性情与境界。米芾书法用功最深,而其行书,成就最大。

翕之文创出品《米芾传世行书字卡》▲
风神秀拔,仙姿绝世,去戏鸿堂本万倍,为米老行书第一。
—— 清.王澍《竹云题跋》卷四
米芾行书《蜀素帖》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帖,融裹藏、肥瘦、疏密、简繁于一体,书写中一泻千里而又随意而安,举重若轻,独出机巧。

翕之文创出品《米芾传世行书字卡》▲
此乃对誉为“中华第一美帖”《蜀素帖》之点评。此“天下第八行书”,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是湖州郡守林希所赠珍藏二十多年的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作品内容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共五百五十六字。
米芾用笔“八面出锋”,于变化中显沉着笔力,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充分体现了其“刷”字之风。

翕之文创出品《米芾传世行书字卡》部分▲
《蜀素帖》通篇用笔纵横挥洒,动荡摇曳,骏急痛快。以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等演示米字富于变化之魅力。
“竖”笔丰富多姿,有“尖头悬针内偃竖”、有“柳叶竖”。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或以字的主笔形式出现,或以丰富字的笔意的形式出现。


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米颠”特色。
想要临习米芾的字必须学会笔法,了解笔法事半功倍。翕之文创出品的字卡背面包含老师书写视频,让您写之前看一看,学一学。轻松临习苏轼作品。
(字卡背后视频)翕之文化签约书法家卢小玲老师书写▲
《苕溪诗帖》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米芾自称运笔“八面出锋”,极尽笔法百态。
此帖结体构思精巧、气韵潇洒舒畅,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米芾行书的高超技巧与纵逸神韵。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

翕之文创出品《米芾传世行书字卡》部分▲
吴其贞《书画记》评此帖曰:“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教颜鲁公化公者。”道出了此书宗法颜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艺术特色。
米芾行书的自由跌宕出的时空秩序之美,融晋之雅韵,唐之法度以及宋之意趣,并随着挥笔而就贪痴忘情的书者精神而淡去,转化成一种沉默之大美。

翕之文创出品《米芾传世行书字卡》部分▲
平静了之后,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烟云。一笔一画的水墨意气蔓延至时空对话的悠远空间。而这种悠远又是如此逼近的,生动、温柔、静谧而又力发千钧,雕像般确凿和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