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颈之交”这个成语的历史由来

​“刎颈之交”这个成语的历史由来

赫连勃勃大王

原创

2017年09月13日 · 国家一级作家 百家讲坛主讲人 著名历史学家

“刎颈之交”这个成语的历史由来

得到楚怀王的正式任命之后,项羽即刻率领大军从安阳出发,急速行军,赴援被包围在巨鹿已经达三个多月之久的赵国君臣。。

包围巨鹿城的秦军,主要是王离率领的秦帝国北部兵团主力。协同他的,是章邯的中部秦军兵团主力。由于章邯派人大修甬道,王离军队后勤保障有力,围城三个多月,秦军天天活蹦乱跳,不断消耗着城内赵国君臣的物质积储和意志能力。

可以这样说,如果项羽不杀宋义,楚军再晚几天到来,巨鹿都可以不救了——食尽粮绝,城内军民或许因为绝望就开城投降了。

那么,除了楚军以外,诸侯军队就没有其他救军了吗?有,当时来的还真不少。

三个月前,当赵王歇和丞相张耳率领赵齐联军主力退入巨鹿城之时,赵国大将陈馀也在恒山郡集结几万赵国军队南下驰援。由于惧怕围城秦军人多势众,他一直远远停驻城北的围城秦军外围,深沟高垒作壁上观。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个成语叫“刎颈之交”,原本就是讲廉颇、蔺相如的,说这两个人好到可以生死与共的地步。到了秦汉之际,这成语,其实原来一直用于渲染张耳和陈馀的初期交情。确实,这爷俩关系一度好得不得了,几乎是父子情谊。武臣的新赵国和赵王歇的新赵国,都是这爷俩帮忙鼓捣起来的。但到了这时候,巨鹿围城,交情再好也没用,陈馀就是不敢出手相救,因为来战秦军太强大了。

被包围的赵王赵歇和丞相张耳,曾经多次派人血乎乎跑到陈馀军营,恳请陈馀攻击秦军以缓解巨鹿城内巨大的压力。

陈馀呢,倒不是胆小,而是不行和不能,回回恳请来人别再劝自己了,爱莫能助啊!

愤怒之余,张耳几乎和陈馀要翻脸。最后,张耳派张黡、陈泽二将突围,杀到陈馀营垒,责问这位老朋友,为什么连君王赵歇和我这样的“刎颈之交”,你都见死不救。

陈馀很冷静,回答说,以我现在的军力,如果进攻秦军,不仅解不了巨鹿之围,肯定全军覆没,恰如以鲜肉饲猛虎一般。从长远看,我不如保存兵力,日后还有机会为您张将军和赵王报仇!

瞧这话说的,基本都把“刎颈之交”老爷们当死人看了。但当时的陈馀确实不是推脱,在巨鹿外围观战期间,他不停派遣使者到楚、齐、燕、魏各国死催,恳请诸侯派出援军前来救援赵国。

陈馀的初衷,就在于等诸侯军力和围城秦军兵力相当的时候,再合力解围。

所以,陈馀的话语和行动,确实有他的道理。张黡和陈泽也无话可说了,只得激劝陈馀:“巨鹿危急如此,说多也没用。陈将军您再怎样,也要拼死一搏,这才不辜负赵王和张丞相啊。”

张黡和陈泽这两个人,对陈馀来讲不是一般人,都是最早与张耳、陈馀一起奉陈胜陈王之命和武臣北上略取赵地的兄弟行。几年来,哥几个风雨同舟,说出话来也有份量。

陈馀无奈,老哥们都到这份儿上了,不表示不行。于是,他派出五千精兵,交给张黡和陈泽,说:“你们率领这些人冲锋一下,如果有效果,我马上领军随后杀入……”

张黡和陈泽不多想,也不想再和陈馀废口舌,即刻率领这五千精兵杀入王离的围城秦军之中。结果,如轻草入巨浪,连大泡泡都没起一个。包括张黡和陈泽在内,陈馀的五千将士,在极短时间内,全部阵亡,被严阵以待的秦国士兵杀得一个不剩!

至此,赵王歇和张耳也不派人突围死催了,陈馀也死心了,只得眼巴巴远望巨鹿城。

别说是陈馀,张耳亲儿子张敖也早来了,他率领代郡兵万把人,和陈馀隔壁扎营。即使亲爹困在巨鹿城内,作为亲儿子的张敖也没办法,只能干瞪眼等着。

陆陆续续,燕王韩广深知唇亡齿寒道理,也派大将臧荼率领一部燕国援军南下。但他和陈馀一样,惧怕秦军威力,深沟高垒,远望巨鹿城。

来援众人,特别亲眼目睹了张黡和陈泽率领五千陈馀精兵攻击秦军那以卵击石的覆灭一幕,诸侯救军就都歇菜了,没有任何人再敢出斗和挑战气势正盛的秦国北部军团,皆固守不出,引颈以待,盼望实力最雄厚的楚军到来。

(0)

相关推荐

  • 十七、昨日重现

    从大泽乡起义开始,陈涉就是反秦革命军的精神领袖.陈涉死后,项梁荣膺革命领袖的地位.定陶大战之后,项梁被章邯杀死,谁是下一任革命领袖?故事变得有意思了. 当时反秦革命阵营当中,成型的革命力量有燕国韩广. ...

  • 读通鉴(47)项羽是大秦天道轮回的报应

    读通鉴(47)项羽破釜沉舟大秦迎来天道轮回 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杀人是其最为恐怖的手段,每一仗必杀得尸横遍野,人头滚滚,列国最后都被其杀得吓破胆.项羽的楚军是被秦军杀得相当厉害的一族,所以他们感 ...

  • 读史札记‖恩怨乱如麻——井陉战场古今谈②

    接上篇:读史札记|灭魏破代--井陉战场古今谈① 2.恩怨乱如麻 过几天就到了第二年,也就是高帝三年(前204年).很奇怪吧,这里必须交代一下.当时使用的仍然是秦历,而秦历以十月一日为元旦,也就是,这个 ...

  • 项羽破釜沉舟,救了个寂寞!值不值?

    兵书有云:十倍围之,五倍攻之,对等防之,不成溜之.意思就是说,有相当于对方的十倍兵力,就围住他.有五倍兵力,就攻击他.如果兵力和对方差不多,就防住他.兵力实在太少,一个字,跑. 章邯是个办事灵活的人, ...

  • 世界上195个国家英文名的历史由来,你知道几个?

    英文来源:每日电讯报,英语口语(kouyu8)翻译整理 你想过英格兰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与无数的国家一样,这归功于一个早期定居者的部落(公元5世纪的盎格鲁人). 事实上,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是以四种方 ...

  • 世界上62个国家名称的历史由来,你知道几个

          日本 公元7世纪以前,日本以大和朝廷代表国家,称大和国.公元607年(即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向隋朝递交了国书,国书上称"日出处天子致 ...

  • 一条短信多少字?说说其中的历史由来

    短信,我们并不陌生,但是你对短信的了解有多少呢?一条短信多少字呢?日常我们发短信的时候可能从来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你们使用短信群发这种营销方式,就需要对短信进行一些了解,因为短信的 ...

  • 貔貅的历史由来及古书记录

    历史由来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百解,共四个名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在道教「请神宝诰」文中,谓有一神只名讳为「先天辖落灵官王天君」,在上天除负 ...

  • 【普洱百科】普洱茶的历史由来

    普洱茶的历史由来 普洱,在英语中亦被称为 Pu-er 或 Pu-erh.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 ...

  • 中医历史由来及典故

    游戏主题分享关注2021-04-01 22:33 此链接进入游戏 巫灵 神羽 愿望礼包随机畅领 专家提醒:头号"清肺王"找到了,连吃1周,黑肺变红肺! 猪鬃毛浴刷洗澡刷强力不求人后 ...

  • 高炮75师(防空旅)历史由来

    1970年冬天,新组建的高炮75师官兵,在泗湾湖畔安营扎寨,以壮士断腕.呵气成云的悲壮气概,围湖(泗湾湖)造田,在茫茫盐碱地和沼泽滩涂中生生造出拥有万亩肥田.千亩鱼塘.千头猪场.万只鸡场和千吨酒厂的泗 ...

  • 坦克二师(装甲旅)历史由来

    淮海战役,华北坦克队102车"朱德号"坦克被华东野战军授予"功勋坦克"称号,该车炮长沈许被授予"坦克英雄"称号,1950年光荣出席全国首届战 ...

  • 步兵第34师历史由来

    这是一支战功卓著.积淀深厚的部队.先后参加过百团大战.平型关.上党.平汉.陇海.定陶.巨野.鲁西南.襄樊.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抗美援朝.一江山岛.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等千余次战斗战役,涌现出襄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