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典私家园林 2024-07-30 01:35:34 江南私家园林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从汉末大乱到隋文帝统一中原的三四百年间,战祸连绵,动乱不断,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社会最混乱的时代。士大夫知识阶层也同样难以幸免,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况中。 在社会现实的无情打击下,主张与现实保持一段距离、返归自然的道家思想重又受到重视。特别是庄子无为浪漫、整日逍遥优游的隐士生活方式,成为许多士人仿效的对象。他们热衷于在山水间静思默想,清谈玄理,以无为隐逸为清高,著名的“竹林七贤”就是这类士人的代表。这种寻求美丽的风景环境、静观世界的认识方法,对于自然风景美的欣赏和理解,帮助是很大的。明清时期江南园林的精品可谓硕果累累,许多名园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均已化作过眼的云烟,但却较完整地保留在当时繁荣的园记文学之中。这些文字不同于以往的山水游记,而是专门记述各园的景色。较著名的有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王世贞的《游金陵诸园记》、《娄东园林志》,张岱的《西湖寻梦》、《陶庵梦忆》等。到清代,园记文学更加繁荣,出现了李斗的《扬州画舫录》,钱泳的《履园丛话》这样的巨篇,有的甚至还辅以图画(如麟庆的《鸿雪姻缘图记》)。这些园林游记大都以清新白描的手法记述了园林景色,是今天研究明、清江南园林结构布局和艺术处理的重要资料。明清江南园林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艺术理论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在园林的规划阶段,它更讲究布局立意的诗情画意,更注意从中国古代其他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在众多造园艺术家的努力下,江南私家园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极为辉煌的顶点。许多名园成为明清皇家园林设计建造时学习的样板,深得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皇帝的青睐和喜爱。在留存至今的皇家园林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中,可以找到许多江南私家园林全盛时期精品美景的缩影。由于造园活动的普及和持久,在明清时期,专门从事园林建造的专业队伍逐渐形成了。以往造园常常和建筑工程混杂在一起,分工不明,到明代正式出现了专门叠山种花的匠人,叫做“花园子”。特别是假山的堆叠,是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匠人既懂得传统山水画的基本理论和山石表现的皴法,又要掌握打桩、平衡、悬挑等工程问题。从今日古园中遗留的明清两代假山来看,当时堆叠峰峦洞壑的技艺是很高的,具有浑厚的天然气势。特别是像张南阳、周秉忠、张南垣、戈裕良等名家的作品,更是巧夺天工,成为后代堆山的楷模。对园林艺术理论贡献最大的是明末计成。计成从小喜爱绘画并有很广的游历经验,中年以后开始在江南从事造园,曾为扬州、吴江等地许多文人墨客建造过园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以毕生的精力撰写了《园冶》一书,成为我国园林艺术的经典。书中,作者明确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宗旨,表明了园林造景应该以自然雅致、宛若天成作为艺术的最高追求。在具体的园林创作中,必须做到“巧广固借,精在体宣”。计成以这两条中国园林创作的重要法则为主线,以江南私家园林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分章论述了园林艺术的规划布局、园地选择、堆山理山和借景对景等设计方法,同时还对建筑的“立基”、“栏杆”、“铺地”、“叠石”等具体的造景手法进行了详述。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园林艺术进行的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也确立了江南私家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上的重要地位。品评和鉴赏留存至今的江南私家名园,可以发现,它们往往具有下面一些特点。第一是小中具大,以少胜多。从园林所处的位置看,私家园林多数是住宅和府第相连,成为城镇的府第园或宅傍园。在风景秀丽的城郊山水之间,也有不少私人花园,但它的主人在城中还有正宅,而是将花园作为春来看花,夏来避暑,秋来赏月的居处,是一种别墅式的园林。除了个别高官权贵的花园,不管在城里还是城郊,私家园林一般占地均不大,大的十来亩,小的仅几亩。这从现存的文人古园的题名上也可反映出来。如苏州有壶园,因其小,整个园林空间好似一把茶壶而名。还有残粒园、芥子园、半亩园等名园,皆以小而著称。小对建造园林是不利的,然而古代园林家却能自如地掌握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化不利为有利,在“小”字上做文章,精心设计和布置,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创造出无限的景色来,做到小中具大,以小胜多。“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人们常用这副楹联来形容中国古典戏曲以少胜多的高超技艺,其实文人园林亦然。它要在小范围内表现出大千世界的美景,就更要运用“以一当十”的艺术原则。园中各景,无论是假山水池,还是亭台、廊桥,甚至庭院一隅,均以小巧为上,能入画者为佳,其立基定位、排列布置,都要反复锤炼,以收到笔愈少气愈壮,景愈简意愈浓的艺术效果。 赞 (0) 相关推荐 拙政园、豫园、个园、沈园……长三角这些曲径通幽的园林,你去过几个?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各种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 长三角地区中,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上海的豫园.古猗园,扬州的个园 .何园,绍兴的沈园 ... 秦淮河核心区“藏”着5A景区,600多年曾经是中山王的私家花园 瞻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市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 ... 杭州 vs 苏州 vs 扬州,江南园林有何不同? 提起园林,人们脑海里的印象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告诉你,这三个场景分属江南三地不同的园林,各具有不同的特色,你会不会感到有点"脸盲"? 中国江南,自然山 ... 江南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 我园 每当走进江南私家园林,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即刻映入眼帘.其内部空间通过门.窗.廊等达到互相流通,明暗相应:外部空间则用山.石.池.树等,进行有限的划分,组织成大小不同的空间,并由亭. ...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二) 江南私家园林的第二个特点是富有文心和书卷气. "主人无俗态,作圃见文心",这是明代书画家陈继儒为其友人所作园记<青莲山房>中的赞语. 由于私家园林一般均较小,容纳不了许 ...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五) 江南私家园林最后一个特点,是在较小的范围之内,能使园林的游赏功能与居住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实现"游"与"居"的统一. 古代常将优游山水.耽乐林泉称之为" ...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三) 江南私家园林最后一个特点,是在较小的范围之内,能使园林的游赏功能与居住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实现"游"与"居"的统一. 古代常将优游山水.耽乐林泉称之为" ... 上海十大古典私家园林你去过几座? . 吴韵 泛称江南吴越文 化,即春秋吴国 越国所辖地区文 化风情,独有的 雅致含蓄意味. 万水千山总是情 点个关注行不行 . . . 中国江南,自然山水秀美,物产丰饶,自魏晋以来一直是一方富庶的乐土. ... 老上海游上海:上海豫园 江南古典 徐志豪 03-07 来自话题 #带你去旅行 12.0万篇 豫园是一个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一五五九年),占地三十余亩,古人誉之为"东方名园冠". 到" ... 细品江南古典私家花园(6)豫园 豫园,『豫悦老亲』 [ 豫园 ] "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豫园作为上海古典园林的"首席",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 五百多年前有了城隍 ... 江南古典画卷 ——河阳古民居 江南古典画卷 --河阳古民居 打开历史的枷门 一幅幅,一帧帧 永不褪色的画卷 永远地定格在这里 这里有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大自然声音 这里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 ... [古典名园] 细数中国十大私家园林 [古典名园] 细数中国十大私家园林 嘉兴南湖旁隐藏了一座私家园林,充满了江南风情,很多游客没来过 嘉兴南湖旁隐藏了一座私家园林,充满了江南风情,很多游客没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