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博铺街道原来是古潘水县治

吴川市博铺街道东邻覃巴镇,南临大山江镇,西接梅菉街道,北界长岐镇、兰石镇,距湛江市区54公里,距茂名市区42公里,距吴川市区3公里。全街道总面积8.55平方公里。

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为潘州潘水县治所。据清《高州府志》“潘水县南有博畔镇,潘水故址,在今博铺乡”。后由“博畔”改为“博铺”,沿用至今。1946年前属茂名县。1947年属梅茂县。1952年属吴梅县。1953年归吴川,属梅菉镇。1979年属附城公社。1981年归梅菉镇。1984年11月设建制镇。2002年4月1日由镇改街道。

博铺文化底蕴深厚。著名的古代建筑香山古庙始建于西晋太康初年,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据《吴川县志》记载,晋代王浚将军流寓博铺,建书院、修庙宇,为民积德行善,把寨门庙迁建香山岭脚下,故名“香山古庙”。香山古庙后经唐、宋、元、明、清历代重修,现为典型的清代庙宇建筑。

香山古庙的建筑充分运用了瓷雕、木雕、石雕等广东民间传统工艺进行装饰,题材广泛,绚丽多彩,构图严谨,工艺细腻,地方特色浓郁。香山古庙建筑布局紧凑而得体,结构严密;瓷塑、木雕、灰塑等工艺品构图严谨、工艺细腻,与古庙浑然一体,在建筑结构、建筑风格和建筑工艺装饰等方面值得研究与借鉴,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始建于晋代的茂山书院为土木红砖建筑,悬山顶,进深30米,面宽三开间共27.1米,中间天池宽10.5米,两庑各宽8.3米,右边空地一块,总面积约970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古朴典雅,学舍式样,颇具特色,保存较好。

《茂山书院地址建置录》载:“王睿,字士治,农湖人,家世二千石,博涉群书,素有大志。晋武帝时高方略以来益州贼,造楼船以隆吴子皓,以勋封襄候。后因被谗流寓兹士,欲乡人嗜学乃建茂山书院为著书所,并率乡先达,讲习其间,而乡人咸知读书。”“杨公芳,晋人也,以司徒参军,不愿久留京华,求补远邑,闲居著书。上从补高凉太守,后迁博茂村王将军濬旧址,恢廊前制,课诸生讲习,肄业著作数年。”

据《茂山志》记载,明清两朝出自茂山的秀才廪贡、举人、进士达230人。解放后,茂山书院一直作学校使用。1990年茂山书院公布为吴川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