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 2024-05-06 11:36:28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是人不可能不说话,只是要注意“言多必失”。所以,孔子强调慎言,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讷,说话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敏,敏捷、快速。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迟缓,而行事要勤劳敏捷。” “讷”,木讷,迟钝。“讷于言”就是说话迟钝、迟缓。天生言语迟钝者,表达比较困难,一般不会抢先说话,说起话来语速也较为迟缓。君子言语谨慎,当然不会抢着说话,而是要观察时机、反复考虑,思考该不该说、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说出来以后会不会伤及别人,或者说出来会不会得到别人认同等等。所以,君子说话往往和天生语言迟钝者有相似之处,都是“讷于言”。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温恭慎德,使人慕之……’”孔子进入后稷之庙看到金铸的人像,多次闭口不说话,就在它的背上铭刻了这段名言,劝诫人们要学会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急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要自作聪明。后来,有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缄口金人训,兢兢恐惧身。出言刀剑利,积怨鬼神嗔。简默应多福,吹嘘总是蠢。”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沉默是金”。《弟子规》讲“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言语忍,忿自泯”,都将不随便说话表态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礼仪。 除了“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特别强调“欲”的重要作用。“欲”发自内心,君子一定是“有心”“用心”去这么做,有心克制自己的言语,有心注重言语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行先于言、行胜于言,对行动更加用心,而且行动敏捷迅速、从不拖延。一个“欲”字决定了君子的品德一定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不是故作姿态、故弄玄虚。“欲(心)”、“行”“言”三者的高度统一、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君子。 抗战时期,毛泽东的两个女儿在延安出生,分别取名李敏和李讷,其取字就是源于此章,从中完全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成为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实在人。 多话确实容易给人以夸夸其谈的不良印象,多做才会让人感觉勤奋踏实。少说多做,先做后说,快做慢说,才能有效避免陷入言而难行的困境。一个人如果“敏”于言而“讷”于行,那就是典型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成为行动上的巨人,少言多思,多做实事,才会让人信赖,也才能取得成功。 赞 (0) 相关推荐 古文阅读-五箴(韩愈)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讼其恶云. 游箴 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 ... 【第255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3章》何为“仁者其言也讱”?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3章>何为"仁者其言也讱"?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音rèn)."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 ... 83.君子说话谨慎而行动果敢 孔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千万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有的整天夸夸其谈,可一旦让他去完成一件事情,就拖拖拉拉,这种光说不练的人,是孔子批评的对象.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 ... #每日学论语#4.24【2016-10-4】 #每日学论语#4.24[2016-10-4]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甚至可以到木讷迟钝的地步,但行动却 ... 孔子最不喜欢的学生,为一件事还骂出了千古名言 孔子不光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说,培养了七十二贤徒,被后世盛赞为"万世师表".一个普通人家多生了几个孩子,父母亲都不可避免有所偏心,那孔子在七十二 ... 【每日学一句论语·荀卿庠视频】里仁4.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原文]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荀卿庠视频·每日学一句论语] 1.王自成老先生视频带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①. [注释] ①讷(nè):说话迟钝. [翻译] 孔子说:&q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继续学习<论语·里仁>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qu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文 / 严勇.音 / 张佳 译文 德行兼备的人要慎言少言,行动敏捷. 赏析 儒道互补,这句话可作为一个桥梁. 孔子主张少说话.老子主张不说话. 孔子"讷于言",老子"知之 ...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什么意思 今天黑小米21-01-09举报分享 好评回答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不仅会招来麻烦甚至会招致灾祸.出自< ... 人生四大智慧:勤于学,善于思,讷于言,敏于行! 好文拾遗 6天前 以下文章来源于哲学人生网 ,作者我是哲学君 作者:哲学君 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这是说 ... 《说文解字》第434课:“讷于言而敏于行”,“讷”字如何读,何义?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六个汉字:"謄.訒.訥.謯.(上伿下言).譥."在现代汉语中"謄.訒.訥"分别简化为 ... 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意思是君子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常言道:"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 ... 讷于言,敏于行 什么样的言行备受推崇?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有了鲜明的判断标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认为,语言木讷而行动敏捷才是君子之为,品行正直的人往往用行动为自己代言,靠实干赢得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