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书记
大地菲芳文学微刊
总529期
2021年 07月 08日


打扫卫生,看到床下的一堆书,有考研类的、有工程类的、有摄影的……随手翻看一本,都觉得很有用,很是纠结。当废品卖掉舍不得。放在床下又似乎不妥。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整理书柜,把里面的书规整一下,没用的下架,这些书不就有一席之地了吗?
说干就干,打开书柜,满满的四层,但我轻车熟路,直奔第四层,因为这一层基本都是英语书,感觉应该没什么用了。但看着排列整齐的《大学英语》《综合英语》《英语国家概况》《许国璋英语》《英语写作》……我却犯了难,这些书虽年代久远,可它们就像我的老朋友一样,看到它们,就有一股莫名的亲切感,拥有它们的过程依旧历历在目……
《许国璋英语》一套四本,是参加本科自考时的英语教材,当时自恃英语底子还可以,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去学习,考试就顺利通过了,看到它就升起一股自豪气,怎能丢掉呢?
《大学英语》系列书,在当时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拥有,但却成就了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学校竟然安排我教英语科目,而我自认为不是英语专业,底气不足,于是就想给自己充充电,那时工资很低,有朋友建议说买将要毕业的英语专业大学生用过的英语书便宜,而且可以系统学习,上面还有人家做过的笔记,对自己自学也有帮助,岂不是一举多得吗?想想也真的是,欣欣然接受建议。在一个礼拜天,骑车20多里去了保定学院,很幸运的以极低的价格买到了自己心仪的书,卖书的同学还免费送了我一些英语磁带,那一刻高兴得都要手舞足蹈了。买回家清理一遍,消消毒,就上了我的书架。课余时间,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学习中,那一个个陌生的单词,一篇篇难懂的文章,一本本几百页的英语书,从生疏到熟悉到老朋友,陪伴我度过了很多闲暇时光,让我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从事英语教学再也不是心底忐忑,而是信心满满了。更没想到的是,那时的省钱之举竟然还应了现在的环保理念,让教材得到了重复使用。英语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但学习英语如锦上添花,让我更加自信。现在想起都让人感怀不已,如何舍得丢掉呢?

思量半天,只好把目光转向第三层。这层书大都是上大学时和自考汉语言文学类的书,诸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通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每门课不止一本,有的是四本一套,摞在一起,比砖头还厚,像《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就是这样;有的是两本一套,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当然也有的科目是三本一套,有的科目就一本。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喜欢阅读、写作,就喜欢散文、诗词、历史,所以这些书不光是帮我考试拿文凭、满足我的个人喜好,也让我的积淀愈加深厚,在教学上能够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这其中的每一本都有我不止一次拂过的痕迹,每一本都有我的勾勾画画以及旁批的痕迹,每一本都倾注了我劳心劳力的心血!本科自考是大一时报考的,工作之后继续学习考试,记得那时边工作边自学,学习环境不像上大学时那样单一纯净,办公室里没课的女老师们往往凑在一起,聊时尚的衣服、聊时尚的发型、聊所织毛衣的花型……整天都有说不完的话,身居这样的“闹市”,很庆幸我抵住了诱惑,依然能够保持初心,闹中取静,像五柳先生陶渊明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孜孜不倦、甚至是夜以继日地苦读。人勤地不懒,在我的辛勤耕耘之下,以最快的速度我拿下了文凭和学位,而期间的苦辣酸甜只有我自己知道。记得《新闻采访》和《报刊编辑》两门科目在没买到教材、没有学习的情况下居然考过了,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而厚厚的四本古代文学史则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考了三次才得以通过,那种情感,没有经历过的人是难以体会到的。

后来成家,有了孩子,学习只能见缝插针,又因为孩子小,考试有时要两天时间,于是带着孩子,带着照管孩子的老妈,把他们安置在旅馆,再去考试,辛苦可想而知,但我居然都坚持了下来。毕业答辩时的开卷考试,也让我记忆犹新,因为是开卷考试,所以带了大量的书去考试地,那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背着满是书的一个大包,下了长途客运倒公交,下了公交,又连走带问,到达考试地的时候,累得几乎一步都不想走了。更糟糕的是,天都黑了,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那时真想大哭一场,后来在门卫师傅的帮助下,终于在附近找到一家可以容身的旅馆,放下包,找到公用电话,给家里报了平安,才松了一口气,又赶紧拿起书来看,生怕第二天的考试过不了。当拿到自考本科的毕业证书以及因为成绩优异而获得的学士学位证书的那一刻,那喜悦也是语言难以描绘的。这些书承载着我求知的酸甜苦辣,寄托着我的文学梦想,叫我怎能割弃得了呢!除了这些书,还有一本本积攒下来的《读者文摘》《青年文摘》《散文选刊》等杂志及唐诗、宋词,还有教育学、心理学及很多历史方面的著作,塞满了三四层书架的边边角角。我望着它们,它们也望着我,默默地惺惺相惜,无声却似有声,那种默契,我相信就是彼此的懂得,让我着实下不了手。
第一、二层呢,能舍掉吗?这两层均是儿子的书籍,记录着儿子生活的点滴,记录着他成长的足迹。有他上学时的各类教科书,有《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脑筋急转弯》《福尔摩斯探案集》及众多的文学名著……《儿童文学》《实用文摘》《小哥白尼》等各类的杂志刊物,虽然五花八门,但范围很广,培养了他的多种爱好,开拓了视野,记载了美好的读书时光……别说我舍不得丢掉,就是儿子也不会同意呀!那些书里面,时不时还会有儿子在上面空白处画的小人儿、小动物、小漫画,本本都是满满的回忆啊!

书柜里的书,对别人来说,似乎没有一点收藏价值,但对我来说,都是千金难换的珍宝。每一本都有每一本的故事,每一本都承载着“曾经”,每一本都是良师益友,陪着我们前行。纵使时光老去,它们却永远闪亮。因为它们,过往的时光,历经的苦乐,在今后的岁月里依然会千滋百味,熠熠闪光,温暖记忆。好书不厌百回读,虽然年代久远,至今读起来都有共鸣,都有新的感悟,如果没有它们,我还是今天的我吗?
盯着书柜里每一层架子上的书,看来看去,理来理去,摸摸这本,拍拍那本,思量许久,难以下手。看来床下的书要想上架,只能再买一书柜——也只能如此了。
一上午的理书就这样过去了,但我很欣慰,也很满足,感谢这些心爱的书本,让我重温过往,再次获得勇气和力量,获得生活的自信和从容。
爱书之人,嗜书如命,或许是读书人的通病吧?
作者简介 郜敬晓,石家庄市中学教师,喜爱诗词、散文,热爱生活。
请点击标题阅读 郜敬晓老师的文章 1、养花
5、凝视 ‖ 小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