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电影往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

电影往事

  河南 李先书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带着女儿去看电影。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影厅里的观众并不多,前排的很多座位都是空的。宽敞的影厅里吹着凉爽的风,外面炙热的阳光被拒之门外,舒适的温度令人感到非常的惬意。

我俩坐在柔软舒适的座位上,面对着硕大的屏幕,耐心地等待着影片上映。这时候女儿忽然问我:“爸爸,你小时候经常看电影吗?”女儿的问话使我一怔,然后我就对她讲起了小时候看电影的往事。我告诉女儿,自己小时候也喜欢看电影,不过不是坐在电影院里,而是在老家村子的空地上看露天电影。经过我的一番解释,女儿才明白了我小时候看的是露天电影。

电影开始放映了,那宏大的画面,震撼的音响一下子吸引住了女儿,她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而我的双眼尽管盯着画面,心中那无尽思绪,却忍不住回到了梦牵魂绕的儿时,想起了在老家看露天电影的历历往事。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少林寺》的情景。那时候我正在上小学,一个夏末的傍晚,身为乡村教师的父亲说要带我去邻村看电影。那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农村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能看上一场电影,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小孩子,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匆匆吃过晚饭,父亲骑着那辆“飞鹰”自行车,我坐在后座上。我们借着皎洁的月光,行驶在村外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尽管坐在自行车上有点颠簸,我却抑制不住兴奋之情,一路上都在盼望能够早点到达邻村。

我们刚刚赶到村边,就听到影片中人物的声音,说明电影已经开始放映了。父亲加快了速度,几分钟后就来到了放映现场。不等父亲停稳车,我便迫不及待地跳了下去。父亲赶紧找地方扎好自行车,我俩就站在黑压压的人群后边,目不转睛地看起了电影。

以前我都是在自己村里看电影,那时候经常放映关于革命斗争的影片,还有一些小孩子不喜欢看的戏曲片,像《少林寺》这样的武打片还是第一次看到。看电影的乡亲们都被影片中激烈的打斗所吸引,几百人围观的露天电影此刻鸦雀无声,只有影片中人物的说话声在村子上空回响。当观众看到反面人物王仁则暴打觉远的父亲时,有个老人忍不住骂了起来;当看到觉远和师兄弟们用双臂提起满满一桶水时,人群中不禁响起了一阵啧啧的赞叹声;当一曲《牧羊曲》响起时,观众立刻变得安静起来,那美妙的歌声似乎把人们带到了山花灿漫的山野中。当电影结束时,还有一些外村人不愿离开,他们围着放映员不停地询问,什么时候能到自己的村子去放映这部电影。

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沿着原路回家。这时候月亮已经偏西,淡淡的月光散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田野里已经长满了秋庄稼的幼苗,在夜光下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影子,分辨不出它们到底属于哪种庄稼。我们行驶在乡间小路上,只能看到平整的田野延伸到无尽的夜幕中。这时候从远处传来一两声鸟鸣,打破了黑夜的宁静,为乡村田野的夜色增加了一丝生气。不知不觉中一阵倦意袭来,我不禁打起了瞌睡。父亲依然不停地蹬着自行车,载着困顿的我往家赶。

时光无情地流逝,父亲已经离开十多年了。当年我们一起看电影的情景却令我终身难忘,每当我想起第一次到外村看电影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父亲,那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乡村教师。

后来长大一些,我就经常和小伙伴们结伴去邻村看电影。这是因为我们村子只是偶尔放一场电影,邻村却经常放电影,有时候甚至连连放映几晚,这令我和伙伴们羡慕不已。这个村子距离我们村子三四里地,半小时就到了。每当听到邻村放映电影的消息,我们就匆匆吃过晚饭,结伴而行。在邻村看到了许多影片,有战争片、武打片、喜剧片,电影丰富了儿时的夜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曾经记得有一年秋天去邻村看电影,影片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却下起小雨,我们就躲在一户人家的房檐下继续远远地观看。放映员打起了雨伞,遮挡住放映机不被雨水淋湿。观众中陆续有人退场,也有人撑起了雨伞继续观看,后面的人却吵嚷说挡住了他的视线。在回去的路上,小雨下个不停,一路上我们连走带跑,回到家中衣服已经湿透了。

还有一次去邻村看电影,无意中碰到了住在这个村子里的一位女同学,我红着脸搭讪了几句,谢绝人家回家帮我们拿一条板凳的好意,就匆匆躲开了。小时候我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日里就不善言辞,见到女同学更是感到面红耳赤,无话可说。一个小伙伴抱怨我有凳子不坐真是傻,我却宁愿站着看电影也不愿意麻烦人家。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的也许有点傻,直到现在也不聪明,平时不会说讨人喜欢的话,更不会溜须拍马。

后来到县城读高中,学校组织看电影,那是我第一次到影院看电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县城电影院,当然与如今省城的影院无法相比较。然而当时的感觉仍然很兴奋,坐在宽敞明亮的县城影院中,远比乡村的露天电影舒适多了,尽管当时还是那种联排的硬座椅。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已经成为我们那一代人无法磨灭的记忆。它的令人难忘之处,不在于看过多少影片,而是关于那个时代的一种真挚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看露天电影也很辛苦。如果在自己村里放映时,可以坐在椅子上心安理得地看,要是到外村看电影,只能是站着从头看到尾了。站看电影确实有点累,可是那时候的心情却很好,看一场电影就会带来一点喜悦,可以给难忘的儿时生活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

当我纷乱的思绪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电影也结束了,我带着女儿走出影院。这时候临近傍晚,灿烂的晚霞布满了西边的天空,看上去漂亮极了。

李先书  河南社旗人,现居郑州。东北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一级建造师。

【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韩佩瑄

制作:紫    月

友情提示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0)

相关推荐

  • 【散文】朱寿江/露天电影,抹不去的童年记忆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朱寿江 说起露天电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印象,应该说 ...

  • 1989年,走,去隔壁村看电影

    <谁到最后也会活成一部电影>(二) --1989年,走,去隔壁村看电影 1987年,父亲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在邻村根树村任教,后来调回村里,爱看电影的喜好不改.此前,他的身份是生产队计分员. ...

  • 那些年我们的露天电影

    今天上午去看了大鹏的<缝纫机乐队>.因为不是假期,电影放映也有些日子了,我赶过去看见整个影院就我一个人.坐下以后有些不好意思,几十块钱弄个包场着实让我不安. 小时候的电影都是在露天看的.村 ...

  • 农村看电影的那些年轻男女们

    本文作者:师建军 在我记忆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电影业的普及,给落后的农村庄户人带来了精神和文化享受,改变了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劳作观念.庄户人不再是只能听听收音机里的新闻广播,听听单天芳. ...

  • 散文《父亲的鼾声 父亲的爱》 邱盛登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世间父爱千万种,而父亲的鼾声是给我最深沉的爱. 小时候,我胆子小,八九岁了还和父母同挤一张床,每次睡觉前,母亲总要提醒那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山东  赵金雷 小时候,没有走出过大山,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村里的每一个地名,都是我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一宫旧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一宫旧事 天津  李英 为了写好<一宫旧事>,星期日上午11:00时一下课,我从老年大学立即乘车,直奔一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  孙乃秀 静悄悄的1983年和往常没什么区别.知青们在新桥农场依旧过着十九年来"日出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隔代亲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隔代亲 河北 王友明 记得小时候,奶奶常抚摸着我的头用亲昵的口吻说:"孙子孙子,奶奶的命根子."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爷爷的故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爷爷的故事 宁夏  罗万军 有时侯,我们怀念一个人,不是为了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了炫耀吹嘘,而是为了念本,为了感恩,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龙多村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龙多村 重庆 文贵杰  一 "潘家湾的土,合坎院子的田,李家湾的豌豆.胡豆不需放油盐.&q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记忆中的墙子河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记忆中的墙子河 天津  周乐凯 南京路是天津最繁华的道路之一,路面宽阔.高楼林立,夜晚流光溢彩的灯光好似奇妙的幻境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的天津缘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的天津缘 天津  张曼君 我的籍贯是河北省丰润县,而我是生在天津.长在天津的天津人,和平区陕西路144号是我住了1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元 宵 节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元宵节 宁夏 樊文举 又到元宵,又想起娘捏的荞面灯盏.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我们村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