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和侄儿贾蓉是否有不妥之事?世人终归错看了风月宝鉴

题:王熙凤和侄儿贾蓉是否有不妥之事?世人终归错看了风月宝鉴!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版本众多,各版本内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120回通俗流行本便是程高本,而《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只有80回。
《红楼梦》故事里,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正和王熙凤说话,偏遇上贾蓉找凤姐儿借屏风,两人嬉笑怒骂了一番,王熙凤终于松口。然而,贾蓉前脚刚走,王熙凤又喊他回来。
很多人说,在程高本中,王熙凤“出了半日神,忽然把脸一红”,让贾蓉晚饭后再来,而贾蓉则“抿嘴一笑”,惹得众人想入非非。而在其他的版本中,贾蓉只是“垂手而立”,俨然一副乖侄子的形象。
然而,姜子翻遍了各种版本,却并未见有此一说。再者,即便是程高本,也是古人手笔,不至于让王熙凤和贾蓉当着刘姥姥这个外人的面,有此过激的举动。

世人之所以如此猜想,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比如贾蓉为人轻浮,比如脂批对王熙凤的评价,比如贾琏和焦大的话头。
《红楼梦》故事里,贾蓉作为贾珍的儿子,上行下效,为人十分轻浮,只看他面对尤二姐的那些言行举止,便可窥见一斑。贾珍和贾蓉有聚麀之诮,人品有问题,这是其一。
贾蓉且嘻嘻的望他二姨娘笑说:“二姨娘,你又来了,我们父亲正想你呢。”贾蓉又和二姨抢砂仁吃,尤二姐嚼了一嘴渣子,吐了他一脸。贾蓉用舌头都舔着吃了。众丫头看不过,都笑说:“热孝在身上,老娘才睡了觉,他两个虽小,到底是姨娘家,你太眼里没有奶奶了。回来告诉爷,你吃不了兜着走。”
《红楼梦》故事里,王熙凤害死尤二姐,脂批给出一段话,评价王熙凤,世人看不懂“淫”字的真相,便有此误会。

蒙回前总评:写凤姐写不尽,却从上下左右写。写秋桐极淫邪,正写凤姐极淫邪;写平儿极义气,正写凤姐极不义气;写使女欺压二姐,正写凤姐欺压二姐;写下人感戴二姐,正写下人不感戴凤姐。史公用意非念死书子之所知。
《红楼梦》故事里,焦大那一段关于“爬灰”和“养小叔子”的醉骂,王熙凤在场,而贾琏也曾抱怨,王熙凤经常和小叔子侄儿说笑,不符合大家族的礼仪。
贾琏道:“你不用怕他,等我性子上来,把这醋罐打个稀烂,他才认得我呢!他防我象防贼的,只许他同男人说话,不许我和女人说话,我和女人略近些,他就疑惑,他不论小叔子侄儿,大的小的,说说笑笑,就不怕我吃醋了。以后我也不许他见人!"
那么,王熙凤和已经结婚的侄儿如此亲密来往,把贾蓉、贾蔷当作心腹,是不是就意味着王熙凤和他们之间有不妥之事呢?且看贾瑞第二次约见王熙凤的一个片段!

忽见灯光一闪,只见贾蔷举着个捻子照道:“谁在屋里?"只见炕上那人笑道:“瑞大叔要臊我呢。”贾瑞一见,却是贾蓉。
《红楼梦》故事里,王熙凤不肯正色拒绝贾瑞,又把如此机密之事教给侄儿,让贾蓉和贾蔷找贾瑞私了,而非直接让小厮去抓人,让王夫人来处理,确实不合规矩。
然而,姜子还是那句话,《风月宝鉴》得反照,正面的那些风月笔墨,都不过是作者引人注目的障眼法,王熙凤和贾蓉的不妥,并不在那点事儿上。说得更直白一点:《风月宝鉴》是篇鬼故事,而非津津乐道男女之事的言情故事。只见佳人招手,不见骷髅林立,终究是看不懂《红楼梦》。
《红楼梦》故事里,便是平儿说王熙凤“原行的正走的正”,也未必是什么肯定的好话,毕竟,正面皆是假语村言,作者扯谎哄人罢了!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