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内心的牵挂

那天,突然接到一个用短号打来的电话,一个响亮的男高音在电话里让我猜猜他是谁,我说,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并问他有啥事。他说:“我是老范,我等会到你那里去借张地图,我儿子去东北了。”我说:“好。”
老范原是总务处的一名普通职工,后来成了学校钳工实习室的保管员,近几年,估计快退休了吧,在校园里很少能见到他。他的儿子从小成绩平平,初中毕业后没考上普通高中,就在本校读了钳工专业,毕业后到本城的一家机械设备厂上班了。老范因为人很不错,平时大伙对他都挺好的,他和大伙说话也挺随便。
老范来借地图是因为他儿子刚刚被厂里派到东北去为客户调试机器,他想知道从我们这里到沈阳怎么走,从沈阳到哈尔滨又怎么走,要走哪些铁路、公路,需要多少时间。我说,我这里没有整幅的全国地图,只有分区的,你要分段看才行。老范说,那怎么行,我眼睛不好,翻来翻去的,怎么能看明白?
老范说,老主任本来有地图的,可人到南京出差了,得等他回来才拿到。老范后来边翻看我的小地图册,边在我的“提问”下回答有关他儿子的问题,说到高兴处,不时露出欣慰的笑。
老范的儿子到厂里上班后,起初工资不怎么高,月薪一两千,现在涨到三四千了。因为厂里在各个城市都设有销售部,机器销售后得有工人去安装、调试、维修,他儿子因为技术过硬,便经常被派出。他先后到过成都、太原、汕头、西安等城市,这回去得最远,时间也最长,要二十多天呢。老范告诉我,只要有机会出差,就有机会捞点“外块”。诸如搞点发票回来报销啊,维修费提成啊什么的。最划算的一次是在汕头,那家客户的机器已经过了保修期,他儿子本来只花了280元乘大巴去的,到那里的后,客服部经理对那家客户说,工人是乘飞机来的,得报销1000多元机票费。那次维修费加机票钱客户一下子给了8000元,他儿子拿了2000元提成。
老范说,儿子每次出差,他心都挂在儿子所在的城市。这次出去,原本叫儿子多带点衣服,北方一定比我们这里冷,可儿子不听劝说只多带了一件春秋衫。今天在沈阳估计还没问题,明天到哈尔滨怎么得了。老范说,他看了这几天的天气预报,哈尔滨今天是7—27度,温差20度呢,早晚一定很凉,只穿春秋衫肯定不行……
我问老范,你儿子成家了吧?老范说,早成了,孙女快三岁了。我说,那你怎么还这样关心他?他说,从小关心惯了,不过现在有点转移了,老两口几乎将孙女当姑娘养了。
老范头发已花白,可说话中气依然十足,他滔滔不绝地谈着儿子,脸上写满了自豪。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炫耀自己的子女如何如何有出息,我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作为一个“好孩子”的母亲的那种深深的优越感,可在老范面前,我觉得自己很肤浅。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每一份发自内心的牵挂都值得我们去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