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围针治中风失语症

中国中医药报2009-12-23

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各种血管性原因引起的一种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损害的一组疾病,其中,大约1/3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言语障碍。失语症为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言语障碍,多是由于损伤了与言语有关的皮质及皮质间传导通路所致。其不仅影响了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同时影响了患者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能力。近年来随着中风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中风后失语的康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今医学界的艰巨任务和攻关热点,使用病灶头皮投射区围针疗法治疗该病常取得良好疗效。

传统头针疗法治疗失语症,是以大脑皮质语言中枢解剖部位在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即语言区为针刺部位。传统的医学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功能是由语言中枢控制和管理的,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特别是近年来CT、MRI的广泛临床应用发现,语言中枢以外的皮质和皮质下深部结构的病变也可导致失语,说明语言中枢并非是唯一的语言管理中枢。因此,针对病灶的刺激比对相关功能区的刺激更为直接,更有针对性。本疗法采用病灶在头皮的垂直投射区(即最近距离投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病灶头皮投射区围针疗法:以头颅CT(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或MRI(核磁共振)成像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

可能作用机理:通过针刺刺激病变区相应头皮,促进脑部病变区的血液循环和血管侧支循环建立,加强病灶区脑组织的供血供氧,激活包括语言中枢在内的相关功能区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发挥脑功能的代偿作用,达到大脑的功能转移和功能再建,重建语言活动等的神经环路。

本疗法可以根据病灶的大小、数量、形状而选取相应的刺激部位,依病灶形状可进行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围针,比传统头针疗法采用单一线形针刺更为灵活,更加直接刺激病灶,更有针对性。

诊断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适应证

适应人群:1.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2.符合西医脑出血或脑梗死诊断;3.病情基本稳定,血压基本正常,脑出血者病情稳定2周以上;4.颅内压基本正常。

禁忌证

1.脑出血急性期病情未稳定者。

2.严重脑水肿、颅内高压者。

3.妊娠期妇女。

技术操作方法

1.器械及材料

针具:28号~30号1寸~1.5寸不锈钢毫针。

其他器材:75%酒精棉球、无菌干棉球。

2.详细操作步骤

以CT照片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用28号~30号1寸~1.5寸不锈钢毫针4~8针(针数视病灶大小而定)围针,采用平刺法,针尖方向皆刺向投射区的中心。病灶在额叶,取额部头皮相应投射区;病灶在顶叶,取顶部头皮相应投射区;病灶在颞叶、基底节,取颞部头皮相应投射区。针刺得气后以180次~200次/分的频率捻转1分钟~2分钟,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配穴取哑门、廉泉、通里穴,用平补平泻手法。

3.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天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暂停治疗3天~5天后可继续第2个疗程。通常可根据病情治疗2~3个疗程。

4.关键技术环节

本疗法关键技术环节在于正确定位CT照片所示病灶的头皮投射区,以及规范的针刺操作。

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年纪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进行针刺的手法不宜过强,针刺时应尽量选取卧位。

2.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3.头部因血管丰富,出针后易出血,甚则出现血肿,出针后应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处理: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取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并注意保暧。静卧片刻,给予温开水或糖水,一般即可恢复。

2.血肿:是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0)

相关推荐

  • 头针法中各穴区线的划分及治疗作用

    头针法是针灸疗法里的其他疗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对有些疾病具有其特殊治疗作用.头针法是指针刺刺激头皮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头皮针. 头针穴名体系有:焦顺发头针穴名体系(2条标准线.14个刺 ...

  • 头针彩色图谱,9张图一目了然

    医痴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医痴愿与您一起学习中医,传承中医.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头针疗法,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真正在临床 ...

  • 董针治中风:

    ​第一针首先扎木火穴 用的时间

  • 刘氏针法|针治血管瘤出血性中风显效

    NO.110 学员案例分享 患者 女,57岁. 主诉 右血管瘤出血性中风一月余,脑功能受损. 现病史 2021年1月的一天头痛剧烈,CT报告右中大脑血管(Middle Cerebral Artery) ...

  • 截根针综合运用治中风

    学员交流分享 武汉截根针综合运用治中风 学生自述: 在京学习途经鄂,受同门王师兄盛请,到诊所帮忙诊病,遇一男患者,39岁,值夏而披冬衣,戴帽,汗出不止,而不觉热,脸白而无润,眼光无神,呈呆痴之状,一年 ...

  • 临沂高级平衡针灸专家平衡针五次治愈脑中风失语症

    10月30日,一位女病人在家属的搀扶下来到了临沂平衡针灸康复理疗店.病人五十多岁,面容憔悴,满脸愁容.家属介绍说,病人两年前的十月份出现脑溢血,不省人事,经医院抢救引流并输液十五天后右侧上下肢仍无感觉 ...

  • 董针中风六针治脑损伤行动失能有良效

    董针中风六穴,乃为下肢二针--灵骨.大白,上肢二针--重子.重仙,中风二针--木火.百会.这六针是本人所原创积累行医四十余年治此类疾病临床检验最有效的六个穴组.常应用于治疗各种脑损伤行动失能相关疾病的 ...

  • 临证随笔 | 针药并用调治中风后遗症案例及体会

    病案 罗某,男,46岁,中风后遗症. ●2018.04.08初诊  现病史  2008年发现血压偏高,一般在160/100mmHg左右,服用尼福达降压,出现头晕脸红症状,之后未再规律服药,2017年1 ...

  • 白矾偏方治中风 养胃又止咳嗽【图】

    ①治癫狂因忧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络心窍者:白矾三两,川郁金七两.二药共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温汤下.(<本事方>白金丸) ②治风痰痫病:生白矾一两,细茶五钱,为未,炼蜜丸如梧子 ...

  • 水蛭可治中风痼疾

    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治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利水道". 张仲景的大黄虫丸以水蛭与大黄.虫.桃仁.虻虫等药配伍,治五劳虚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