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下56字诗词,只为赞美老将哥舒翰,他却晚节不保!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歌坛巨星之流落民间(之一)
大唐故事之歌坛巨星之流落民间 一 古人云:"不会唱唐诗,不算唐朝人". 大唐,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鼎盛时期,没有"之一".证据显而易见.这么多年来,国外有" ...
-
哥舒翰:威震青藏的大唐名将,为何晚节不保,投降了安史叛军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天宝十五年(756年),唐将哥舒翰率二十多万大军出潼关迎击不到一万的安史叛军,双方在灵宝-潼关大战.结果唐军惨败,丢失潼关,哥舒翰 ...
-
边塞诗人传奇逆袭,布衣变戎帅
边塞诗人传奇逆袭,布衣变戎帅
-
楚濋 | 晚节青春逐,诗思与倩眠
楚濋诗词小辑 编辑:霞满天 重阳感怀 一. 重阳又一年,霞落起炊烟. 灯火燎新梦,琴音伴吾眠. 二 登高未计年,满目尽云烟. 谁挽青春驻?多情枕月眠. 三 重阳晋富年,大景阅云烟. 晚节青春逐,诗思与 ...
-
此物最相思(第314章)
当755年除夕快到来时,哥舒翰带着浩荡大军,抵达潼关. 他心中充满了荣耀,因为潼关事关整个大唐的命运:但他心中也充满了荣耀后的悲凉,因为他心里清楚,面对一路攻城略地.残暴屠杀的叛军,以及高仙芝和封常清 ...
-
奥运版“诗词大会”火了!这些解说词中的古诗文名句,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奥运健儿们拼尽全力为国争光:而在赛场之外的解说间内,体育解说员们也金句频出,让小古文君不断感叹: "中国语言太浪漫了!" "穿越千百年,句中人就在眼前 ...
-
老将的功劳是不可被抹去的|每日一诗|律诗|诗词|诗人|好诗词——唐·张嬪《夏日题老将林亭》
(附:夏日题老将林亭 唐·张嬪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在塞沙?) 诗词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张蠙(p ...
-
李白为吹捧美人杨贵妃,写下28字肉麻情诗,开篇两句人尽皆知
艺述史官方原创 说起唐朝诗人,你觉得谁是最浪漫的那个?肯定好多人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诗仙李白,"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对于李白来说,美景.美女和饮 ...
-
听到友人被贬官,李白写下一首诗,最后14个字流传千古
如果穿越回唐代,你最想和谁做朋友? 小七肯定选李白. 试想一下,做李白的朋友,有吃有喝有玩.闲来无事,给你写首诗,你还能流传千古,参考<赠汪伦>. 作为朋友,李白是当仁不让的大唐好朋友. ...
-
李白写下千古名句,他抄袭后成千古名句,苏轼骂抄者又是千古名句
在我国5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华夏大地诞生出了许多灿烂夺目的文化,其中,诗词文化无疑便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几乎每个人都能轻松背诵出一首古诗出来.而说到诗词,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人物,往往都是李白,他不仅仅 ...
-
“我怕忘记你”医生在91岁老人手背写下仨字
2021年04月29日 13:25:09 来源:陕视新闻 0人参与0评论 ["我怕忘记你"医生在91岁老人手背写下仨字]4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在西安接受了一场手术.临进手术室 ...
-
米芾写下书法名作,只为一块砚台!
米芾,作为宋朝著名的书法家,跟同为宋四家的苏东坡私交也不错.但是东坡去世后,米芾第一时间想起的,居然是自己心爱的紫金研还在东坡那里.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这块砚台本来是米芾的,被东坡借去使用,这一用就 ...
-
李白写下一首狂诗,开头一句家喻户晓,今成网红名句,很多人听过
2021-05-18 11:02 华人号:中国文化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早成型的文学体裁,发展也最为充分, ...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大笑:免死,手下不解,昭:倒过来念
历史探秘大全 42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司马昭作为司马懿的后人,在心狠手辣.阴险狡诈上完全不比司马懿逊色多少,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大笑:免死,手下不解,昭:倒过来念即可.不过最开始的司马昭最想做 ...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众人不解,司马昭:倒着来念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慧并不是一种轻易显现于表面的东西,许多有才华大智的人,往往都会把自己隐藏的很好.一方面这可以巧妙地保持低调,另一方面它更是一种在 ...
-
李白写下一首绝美送别诗,人人都会背,其中一句被赞“千古丽句”
古代由于交通极不便利,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好友之间往往一别就要数年才能相见.因此古人特别看重离别,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也总是歌吟不绝.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