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在经内,在原则范围内应变!

中道管理学社 曾仕强 今天

道管理学社

中国式管理

世界大同

>>>>>>>>>>

《中国式管理》是由中国式管理大师第一人、中国式管理之父之称曾仕强教授开创,从管理与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式管理理论的问世,对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管理界文化自信的提升,确有不可低估的贡献。就个人而言,中国式管理理论,它是获得事业成就与圆满人生的一种利器,对于实现中国梦,乃是不可多得的裨助;于国家而言,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种可资有效运用的理论资源。我们期待,明道进德,持经达变,修己安人,和合群伦,会成为中国管理者乃至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素养。倘能如此,则事业兴旺有日,家国梦可期。

经权的配合

我们经权的配合,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经摆在外面,权摆在里面,我在上级给我的原则底下,我来应变,一种是上级给我的原则,我稍微超出一点点,我来应变。

搞人事的要超过一点,搞财务的要收缩一点,这样就非常清楚了。

我们如果说把原则摆在一边,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叫做自作主张,就是不受管辖。

我希望各位了解人当中有一种是最可怕,最没有办法跟他相处的人,就是你不听人家的话,然后你又不尊重别人的规定,那你就拿他没有办法了。

所以我们做一个人,你一定要觉悟,你要么不要到这家公司来,你要到这家公司,你就要接受他们的文化,你就要把他的原则,把他当作是你的原则。

中国式管理

同舟共济

>>>>>>>>>>

你就不能开会就说我个人的意见,你个人意见算什么呢?你到街头上去。以前我当领导当很久,只要开会,我的干部站起来,我个人的意见,我说你到街上去,你去喊,我不听。我要听的是大家的意见,不是你个人的意见。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你进来跟我讲三分钟的废话,你就耽误我三分钟的,你也三分钟,我也三分钟,就完了。公司里面没有个人的意见。

我年轻的时候,我把意见说出来,我的老板会问我,你为什么要这样想,我说我是根据公司的需要我才这样想,老板说,那你自己的想法?我说我自己没有想法,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怎么样,所以我就升得很快,谁稀罕你想什么。

我一再讲,我们是同舟又共济,在同一条船上,你要站在这条船的整体的立场来想事情,没有你个人的,这个跟欧美社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原则范围之内去应变

生产部门只能在规定的范围里面去弹性应用,你的质量才会好,你如果超过规定的范围,你的质量就不好。

我们的科技做不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来。我们的东西做的就是在这条线的范围之内,我们都认为他是合格的,超过了就是不良品。

我们的品质管制有一个上限,有一个下限,在这个地方,我们称它为公差。

科技到今天,还没有办法百分之百地控制,汽车大概每一百部里面会有一部有一点点故障,所以当你买到一部车嗡嗡的时候,你去抱怨它,他心里好笑,谁叫你那么倒霉,是你倒霉,不是我做的不好。

我一百辆就这一辆,你就偏偏买到,那我有什么办法。我讲到这里,各位就很清楚说,我们都不敢讲实在话,我们没有一个人敢讲实在话,然后我们说自己很诚实。

我们都是有一个经,那个叫做品质管制、质量管制的一个经,只要不超过都是合格的,一超过就叫不良品。同样合格,有的坏这里,有的坏那里,只要不超过那个质量标准,统统是合格品。

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设计部门千万记住,在老板给你的原则范围之内去应变,不能超过,超过一点点都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