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能用种子种?第一代基因组设计杂交马铃薯问世!
相关推荐
-
好消息,土豆今后可由“茎块”种植改由“种子”种植,方便产量更高
好消息,杂交马铃薯研究获得新突破,以后种植土豆可用"种子" 重大突破,土豆今后可由"茎块"种植改由"种子"种植,方便产量更高 相信大家对马铃 ...
-
给花生找“亲戚”增强抵抗力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6-22 09:21 现代花生是在10000至5000年前"创造"出来的.当时两个二倍体祖先偶然相遇,变成四倍体.当驯化的花生走遍世界各 ...
-
Cell突破!黄三文团队“优薯计划”取得从0到1的突破,第一代通过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问世
2021年6月24日,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称"基因组所")黄三文团队题为Genome design of hybrid potato(杂 ...
-
继发Cell后,黄三文团队再获重要进展!Nature Com | Sli基因:一把克服自交不亲和的“...
2021年7月6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云南师范大学尚轶.李灿辉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以下简称&qu ...
-
三倍体西瓜不是一颗种子都没有,而是这些种子是三倍体的,可以说是不成熟的种子。
三倍体西瓜是用四倍体和二倍体的杂交的种子,所以三倍体西瓜含有三组染色体.在产生种子时,出现染色体紊乱.当然会偶然出现少数种子.不过这些种子一般也不会产生可生育的后代的. 而我人们常食用的西瓜种子是二倍 ...
-
袁隆平点赞“优薯计划”:将带来马铃薯的绿色革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优薯计划"团队黄三文研究员.熊兴耀教授和张春芝研究员在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研究员的陪同下,专程拜访了国际著名农学家."杂交 ...
-
杂交土豆来了!可能会颠覆土豆的栽培方式!
6月24号,<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在世界著名学术杂志<细胞>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杂交马铃薯基因组设计>的论文,意味着第一代基因组设计的杂交土豆问世了,而 ...
-
用种子繁殖的土豆:第一代基因组设计杂交马铃薯问世
[用种子繁殖的土豆:第一代基因组设计杂交马铃薯问世]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基因组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培育杂交马铃薯,用二倍体育种替代四倍体育 ...
-
原创解读| 基因流动和染色体重排在面包小麦基因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1年2月3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Alexandra M. Przewieslik-Allen团队和利物浦大学.诺丁汉大学.JIC中心等单位合作在Nature Plan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
-
浅谈生物中的“三倍体”和“多倍体”
图① 驴骡 前年写过一篇<骡子不能生育的真正原因>,在某日头条阅读量高达540多万(我的"自媒体"巅峰出现在骡子身上了).....文中简略说明了骡子不具备正常繁殖能力的 ...
-
Molecular Ecology | 兰州大学生态创新研究院揭示青藏高原四倍体韭的复杂进化历史和灭...
物种形成.杂交和灭绝是植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但是,目前只有前两种情况的时间和性质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检测,而灭绝一般仅只能依靠化石记录来进行推测.化石记录的物种灭绝,很难鉴定到已经灭绝的近缘物 ...
-
史无前例!中国科学家种出的土豆荣登《细胞》|土豆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中国科学家在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最近登上了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运用基因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全 ...
-
富含胡萝卜素的土豆问世,种子比芝麻粒小,产量达6000斤,新发明
富含胡萝卜素的土豆问世,种子比芝麻粒小,产量达6000斤,新发明 马铃薯,大家都熟悉吧,也有的地方叫土豆,不过贵州的话都习惯叫它洋芋,是全球使用最广的食物原材料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据 ...
-
陈根:马铃薯的绿色革命——播“种”以种马铃薯
文/陈根 马铃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已经成为了全球13亿人口的主食. 然而,马铃薯虽然被认为是营养全面的世界第三大主粮作物,却缺乏有效的育种手段.并且,由于四倍体遗传的复杂性,马铃薯的遗 ...
-
我国“优薯计划”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马铃薯有望告别多年无法优化品种窘境
央广网北京6月25日消息(记者朱敏 周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马铃薯也就是土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餐桌上的常客,在印象里中国人习惯把土豆当菜来吃.可实际上,马铃薯是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