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面对陈独秀抱抱的反应,鲁迅的反应令人笑出鸡鸣声
相关推荐
-
《觉醒年代》获八项提名,给同类剧竖起标杆,让烂剧无地自容
电视剧白玉兰奖正在万众瞩目中激烈角逐. <觉醒年代>喜获八项提名,这是意料之中和实至名归的事. 至于它能否获奖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同类剧竖起了标杆,让烂剧无地自容,也是中国影视界一次& ...
-
牛年第一大剧《觉醒年代》,8.9分,低了
很多人对主旋律剧,天然不感冒,我也有点. 以为它像呆板的政教片. 直到看到一段鲁迅先生出场的视频剪辑. 混乱不堪的街道,一行士兵押着一位青年人,准备到街口砍头. 围观的人群,"颈项都伸得很长 ...
-
《觉醒年代》口碑炸了,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拍得立体、鲜活
2021-03-22 02:53:46 来源: 世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师文静 <山海情><跨过鸭绿江>已是令无数观众赞叹的大题材好剧,让人更高兴的是,接棒播出的革命历 ...
-
豆瓣9.1,必须吹爆这部让人热血沸腾的最强国剧!
天下的路是留给天下人走的, 有志者事竟成! --<觉醒年代> 文丨旧故麻袋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广电总局特意启动了优秀电视剧展播,其中包括:<山海情>.&l ...
-
80年后,他依旧是中国第一网红
作者:千寻 本文转载自:寻匠之美(ID:xjzm681) 前段时间大火的<觉醒年代>,破防了许多人. "端水大师"蔡元培."干饭人"陈独秀.&quo ...
-
为什么看《觉醒年代》的人这么少啊
春节期间我在追的唯一一部电视剧是<觉醒年代>. 刚开始看<觉醒年代>的时候,豆瓣上评价人数是2365个,截止2月22日,评价人数如下: 比它上线晚的<赘婿>,评价人 ...
-
《觉醒年代》经典台词整理
第一集 李大钊:海上风大,保重身体. 陈独秀:船过山东喽 陈独秀:我叫他们礼义廉.礼义廉,无耻啊. 陈独秀:惭愧啊.十多年了,我陈独秀先学康梁,后随中山,致力政治革命.东奔西走,九死一生,光日本就去了 ...
-
《觉醒年代》:看林纾小说《荆生》与《妖梦》的写作对象
电视机<觉醒年代>最近大热,我也一直在追更.在这部剧里,我喜欢蔡元培的雍容大度,也欣赏陈独秀的聪颖和他看事的通透.他写了一封叫<一封无受信人姓名的信>里说,他是赞同蔡元培的&q ...
-
《觉醒年代》看了好多集,我才把剧中这个叫...
<觉醒年代>看了好多集,我才把剧中这个叫张丰载的北大学生对上号--原来映射的是张厚载啊. 之前之所以没有匹配上,是因为剧中的张丰载出场时是在日本留学,这跟张厚载的背景完全不同,所以我根本就 ...
-
以史为鉴,吾辈当自强
以史为鉴,吾辈当自强 赵忠宇 一直想推荐一部剧给大家.工作以来我很少看电视剧了,基本一年一部的节奏,非精品不看.上一次看到这么激动人心的电视剧还是03年的<走向共和>,时值五四来临,有时间 ...
-
“觉醒年代”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ID:dusheme),作者:李星文,原文标题:<终评|<觉醒年代>里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头图来自:<觉醒年代>截 ...
-
终于曝光了!2021年高考作文题,居然藏在这部电视剧里!
6月7日高考第一科语文结束后,当好教师拿到各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时,第一反应居然是想到了前段时间狂追的<觉醒年代>电视剧. 这些选题,几乎都可以在这部电视剧里找到相关素材和启发. 今天这篇文章 ...
-
刺梅‖散文:他们在那个年代觉醒
他们在那个年代觉醒 文/刺梅 出生在六十年代初的人,当开始学知识的时候赶上特殊历史时期,那个时期对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有特殊的解释,因此我们所了解的"五四"运动就是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学生 ...
-
陈独秀:鲁迅小说的引路人
1917年初陈独秀来到北京担任了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随后<新青年>杂志也由上海移到了北京.4月,鲁迅之弟周作人进入北大,担任文科教授.国史编纂处编纂员,成为陈独秀与鲁迅之间的牵线人.当时的鲁 ...
-
巜觉醒年代》揭秘
知行合一jang 03-22 20:55 投诉 阅读数:782 与张永新导演畅聊四小时,<觉醒年代>最全揭秘在此 3月19日,<觉醒年代>首轮播出收官.看着剧中伟人.大家们 ...
-
看完爆红的《觉醒年代》后,我发现先辈比我们更懂管理
HRGO7小时前 说到底,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就是人和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力资源分享汇"(ID:hrgogogo),作者:HRGO,编辑:Leon,排版:阿正,校对 ...
-
《觉醒年代》新文化运动唤起觉醒的一部壮阔史诗画卷
<觉醒年代>是唤起民众觉醒的一部壮阔史诗,是一代知识精英的有为担当,是共产党人对初心的溯源.这当以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胡适之为代表. 一九一五年时的中国是散沙一盘,袁世凯复辟帝 ...
-
陈独秀欣喜满酌酒,钱玄同加盟《新青年》
有了旗帜,喊出口号, 文学革命才在学界震动起来, 最终形成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最初只是在<新青年>说说而已,它之产 ...